大龍全靠龍珠統領,龍頭隨著龍珠移動,龍嘴距龍珠一公尺左右,以表示吞吐之勢;舞動時,亦步亦趨,並配合跳動,以表生氣有力;最重要的是保持龍頭不停的擺動,展現威武環視的雄姿。舞龍身的須眼觀四方緊跟前者,在高低左右舞動中,顯示翻騰之勢,此外要隨時保持龍身的蠕動,造成生龍活虎的之式。舞龍尾的要注意龍在翻身時要翻尾,舞時隨時保持龍尾的擺動。

舞醉龍與上述的不同。它祇有龍頭和龍尾,龍身則是靠觀眾想象和補充,可長可短。“龍身”是上翻還是下滾,均留有大量的空間給圍觀者。

舞醉龍沒有明文規定的套路,祇要龍頭龍尾互相配合、互相默契就行。前進的路線是蛇行型,當龍頭單腳蹬高(俗稱“金鷄獨立”)時,龍尾就蹲下座低;當龍頭右邊斜舉時,龍尾就左邊插下;這頭若左旋,那尾就右轉,以平衡、自然取勝。

舞者的眼神至為重要,跟戲曲表演的“關目”不遑多讓。眼神跟著龍頭去,適當時加些翻滾,在陽光映照下,加上米酒四噴,真是出神入化,非常好看。

大龍的陣式有:祥龍致敬、遊龍藏珠、雲龍戲珠、天地神晁、龍過天門、龍行太極、風調雨順、追星趕月、乘風破浪、龍橋跨海、力轉乾坤、騰雲駕霧、神龍行空、萬花嬉春、飛龍獻壽、返璞歸真、龍盤八荒、九轉乾坤、怒龍出海、金龍昇天……

而醉龍卻沒有以上那么多陣式,最多是停一下造型;或是在採青時,向所在的魚欄、公司或魚檔叩頭致敬,而這正是當事人所追求的陣式。其他的都沒有統一的硬性規定。

學舞醉龍,最緊要“腰、馬”! “腰”是指腰力,“馬”是指紮的馬步穩不穩。這都牽涉到功夫的底子。有了這些基本功,誰都可以舞,先是舞龍尾,熟練了就舞龍頭。歷年都有年過七旬、白髮蒼蒼的舞龍頭者,觀眾無不舉起大拇指稱讚: “老當益壯!”

舞醉龍是九條龍一齊巡遊的,關鍵是龍頭龍尾互相配合,九龍齊舞也不會出現“亂龍”(廣州方言:亂了套的意思)的情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