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过极浦,旖旎附幽墀。的上一句,下一句,前一句,后一句,全诗出处


“萧瑟过极浦,旖旎附幽墀。”诗句出处:《茅檐下始栽竹》;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瘴茅葺为宇,溽暑常侵肌。适有重膇疾,蒸郁宁所宜。
东邻幸导我,树竹邀凉飔。欣然惬吾志,荷锸西岩垂。
楚壤多怪石,垦凿力已疲。江风忽云暮,舆曳还相追。
萧瑟过极浦,旖旎附幽墀。贞根期永固,贻尔寒泉滋。
夜窗遂不掩,羽扇宁复持。清泠集浓露,枕簟凄已知。
网虫依密叶,晓禽栖迥枝。岂伊纷嚣间,重以心虑怡。
嘉尔亭亭质,自远弃幽期。不见野蔓草,蓊蔚有华姿。
谅无凌寒色,岂与青山辞。《茅檐下始栽竹》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注释】:

萧:

①香蒿。《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②凄清;冷落。刘伶《北芒客舍》:“枯叶散萧林。”③洒脱。苏辙《武昌九曲亭记》:“(浮图精舍)依山临壑,隐蔽松枥(lì),萧然绝俗。”(枥:木名。)④古国名。春秋时宋的附庸,后为楚所灭。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萧条]荒凉。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之三十四:“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萧索]冷落萧条。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十四:“胡关饶风沙,萧索竟终古。”(饶:多。)[萧瑟]1.风声。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 寂寞凄凉。杜甫《北征》:“人烟渺萧瑟。”[萧墙]古代宫室作为屏障用的矮墙,后借指内部。《论语·季氏》:“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zhuān)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季孙氏。春秋后期鲁国贵族。颛臾:古国名。)

萧瑟:

①状秋风声。曹操《步出夏门行》:“秋风~~,洪波涌起。”②寂寞,凄凉。杜甫《咏怀古迹》:“庾信平生最~~,暮年诗赋动江关。”

瑟:

①古代一种弦乐器。形似古琴,每弦一柱,但无徽位,有五十弦、二十五弦、十五弦等多种。《诗经·小雅· 鹿鸣》:“鼓瑟鼓琴,和乐且湛(dān)。”(鼓:弹奏。湛:快乐。)《论语·先进》:“鼓瑟希。”②众多的样子。《诗经·大雅·旱麓》:“瑟彼柞棫,民所燎矣。”(柞棫yù:树名。)③洁净鲜明的样子。《诗经·大雅·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瓒zàn:祭祀时舀酒的器具。黄流:用黑黍合香草酿成的酒。)④庄重的样子。《诗经·卫风·淇奥》:“瑟兮僴兮。”

过:

(一)①经过;走过。《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乘白马而过关。”《史记·高祖本纪》:“西过高阳。”(高阳:地名)。②过去。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适:恰好。霖:甘雨。)③超过;胜出。《左传·隐公元年》:“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国之一:国都的三分之 一。)④过分。张居正《答马总兵》:“一切事体,不必过虑。”⑤探访;拜访。《史记·魏公子列传》:“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⑥过错;犯错误。《左传·宣公二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⑦量词。遍;次。陆云《与兄平原书》:“前后读兄文一再过。” (二)guō 古国名。在今山东省掖县北。《左传·襄公四年》:“(寒浞)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三)huò 通“祸”。《墨子·鲁问》:“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

极:

①正梁;脊檩。《庄子·则阳》:“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②顶点;终极。李贺《秦王饮酒》:“秦王骑虎游八极。”又达到顶点。范仲淹《岳阳楼记》:“感极而悲者矣。”《吕氏春秋·制乐》:“圣人所独见,众人焉知其极。”③穷尽;到极点。《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各极其趣。”④最高的;最终的。曾巩《荔枝录》:“一品红,言于荔枝为极品也。”⑤标准。叶适《上宁宗皇帝札子》:“臣闻治国以和为体,外事以和为极。”(和:和谐。)⑥副词。最;非常。《史记·游侠列传》:“自是之后,为侠者极众。”《论衡·本性》:“徒谓中人,不能极善极恶也。”⑦通“亟”。急。《荀子·赋》:“出入甚极,莫知其门。”《淮南子·精神》:“随其天资而安之不极。”

浦:

①水边;岸边。《诗经·大雅·常武》:“截彼淮浦,王师之所。”(截:整齐。)②小河流入江海的入口处。《宋书·徐宁传》:“至广陵寻亲旧,还遇风,停浦中。”

旖:

[旖旎(nǐ)]1.旌旗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顺的样子。扬雄《甘泉赋》:“腾清霄而轶浮景兮,夫何旐旐郅(zhì)偈(jié)之旖旎也。”(腾:升。轶:过。浮景:流动的云光。郅偈:旗竿矗立的样子。)李白《愁阳春赋》:“何垂杨旖旎之愁人。”2. 繁盛的样子。成公绥《木兰赋》:“顾青翠之茂叶,繁旖旎之弱条。”

附:

①附着;依傍。《诗经·小雅·角弓》:“毋教猱(náo)升木,如涂涂附。”(猱:猿。涂:泥。句谓如在泥上再附着一层泥。)②增益。《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③归附;依附。《管子·心术下》:“昔者明王之爱天下,故天下可附。”④靠近。《孙子·行军》:“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⑤符合。《史记·张仪列传》:“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⑥捎;寄。杜甫《石壕吏》:“一男附书至。”⑦附会。恽敬《顾命辨上》:“乱圣人之经,以附世之说,莫此为甚。”⑧搭乘。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昔渡钱江,有僧附舟。”⑨通“袝”。祭。《礼记·杂记上》:“大夫附于士,士不附于大夫。”

幽:

(一)①昏暗;深暗。《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迁:迁移。乔:高。)②隐晦;深奥。《荀子·正论》:“上周密,则下疑玄矣;上幽险,则下渐诈矣。”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研求幽邃。”(邃:精深。)③深沉;沉静。《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④隐藏的;不公开的。曾觌《海野词·信传玉女》:“幽期密约,暗想浅颦轻笑,良时莫负,玉山倾倒。”(玉山:喻品德容仪。)⑤囚拘;监禁。司马迁《报任安书》:“身幽囹圄之中。”⑥幽雅;幽静。王羲之《兰亭集序》:“是足以畅叙幽情。”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⑦旧指阴间。宋玉《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些:语气词。)⑧古州名。在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一带。[幽默]幽静无声。《楚辞·九章·怀沙》:“眴(shùn)兮杳杳,孔静幽默。”(眴:同“瞬”。目转动。孔:甚。) (二)yǒu黑色。《诗经·小雅·隰桑》:“其叶有幽。”

墀:

①古代殿堂上涂饰过的地面。刘峻《辩命论》:“时有在赤墀之下。”②台阶;台阶上的地面。白居易《庭槐》诗:“我家渭水上,此树荫前墀。”


上一篇:投迹死地,谋猷纵。的上一句,下一句,前一句,后一句,全诗出处

下一篇:征南将军登丽谯,赤旗指麾不敢嚣。的上一句,下一句,前一句,后一句,全诗出处


萧瑟过极浦 旖旎附幽墀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