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学制度


中国在夏朝进入奴隶社会,经商、西周三代。奴隶社会的出现与发展,也形成了阶级的对立和发展,教育也就有了阶级性。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建立学校以培养自己的子弟。《孟子》一书中记载当时学校的情况是:“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这里出现了“学”、“校”、“教”等字,说明学校已作为一种教育机构而出现。宋朝的教育家朱熹解释说,“庠”、“序”、“校”是指“乡学”,为地方诸侯办的学校,而“学”则为“国学”,是天子办的学校。国学只收贵族子弟,乡学收自由民的子弟,也就是我们说的平民百姓,奴隶是不包括在这个范围内的。《孟子》和其他文献关于学校及其性质的记载都是从夏朝说起的,但现在尚无证据。到了商朝,作为奴隶制的文明大国,不只是已具备了建立学校的条件,而且在甲骨文中也提供了这方面的材料。如《龟甲兽骨文字》卷2第25页第9片中有“丙子卜,多子其��学,版不冓大雨?”意思是说,在丙子这一天,卜问皇天上帝,子弟们上学回来,会不会遇见大雨。在《殷墟书契前编》第5卷第8页第1片中有“乎多伊自于教王族”。意思是说,商王命令伊(官名)要认真负责地教好王族的子弟们。还有一片上有“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意思是说,丁酉这天卜问殷当时有多少邻国派遣子弟来学校受教育。从以上材料可看出在殷商之时的贵族很重视教育,在所设立的贵族学校里,不只是有殷商本国的子弟,还接受周围很多邻国的子弟到学校来受教育。
西周继承了商代的教育制度,官学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据《礼记》、《周礼》等文献记载,西周的官学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设在王都和诸侯国都。小学设在宫城南宫廷之中,大学设在城郊之南。王城的大学为周天子所立,称为辟雍。辟雍又分五学;居中的以辟雍命名,也称“太学”,周围有水环绕,是天子自学和承师问道的地方,每年天子在这里乘舟举行大祭,表示大丰,以关心农业,并举行大射。文献上记有周康王、穆王、共王诸王进行射大(鸿)禽、射卢的情况,然后是教师和子弟参加宫射。这是当时很重要的教育活动。此外的四学,分设在四周:水南叫“成均”,是进行乐德、乐语、乐舞教学的地方。水北叫“土庠”,是进行典书、诏书教学的地方。水东叫“东胶”,是进行刀枪弓箭教学的地方。水西叫“西雍”,也叫“瞽宗”,是进行礼仪教学的地方。五学之中,辟雍为尊。诸侯所设的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一般来说,仅有一学,称为“泮宫”,泮宫只半环以水,这也表明了教育制度的阶层性。乡学,周朝按行政区域设立乡学。当时周朝以家为编户的制度,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以闾设学校,称“塾”或“校”;以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以党设学校,称“庠”;以五党为州,州设立的学校称“序”。周制五州为乡,“塾”、“庠”、“序”等各级学校皆属乡学。乡学的优秀生可以升入国学。周朝的阶级歧视是很强的,国学教育对象是王子、公卿大夫的子弟,将来为朝廷之官,乡学的出路则是乡序之吏。这就是后边所说的“学在官府”。


上一篇:幼儿教育

下一篇:户部官票


古代制度 古代制度大全 中国各朝代制度一览表 古代官员制度一览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