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的中央学校
金沿宋制,设国子学和太学,隶属于国子监。国子学为海陵灿王天德三年(1151年)时设置,定额百人,收宗室、外戚大功以上亲属及诸功臣三品以上官员的兄弟与子孙年十五以上的人员。国子学附设小学部分,收上述条件
金沿宋制,设国子学和太学,隶属于国子监。国子学为海陵灿王天德三年(1151年)时设置,定额百人,收宗室、外戚大功以上亲属及诸功臣三品以上官员的兄弟与子孙年十五以上的人员。国子学附设小学部分,收上述条件
五代后梁时,契丹族酋长耶律阿保机,在汉人韩延徽帮助下,根据汉字创制了契丹文字。在教育制度上,先随唐制,后学宋制。管理教育的行政机关也称国子监,设祭酒、司业、监丞、主簿等官职管理中央和地方所设学校。中央
按行政区域,建立起府学和州学。金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年)创立时,有17处,学生千人以上。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又下诏,要求京府州郡均设学,于是增设州学60余处,学生共计1800余人。各府、州学
即方田均税法,王安石变法中的重要土地政策。宋神宗时,官僚豪绅地主用伪造出卖田契、诡称献田产于寺院,假装分产立户等种种手段逃避赋税,严重地影响到国家财赋的收入。据《续资治通鉴·神宗纪》记载:仅无锡一县,
指对公田的经营。“经营”在这里指的是对荒地、无主土地和没收的土地进行垦种和管理。《文献通考·卷七》:“齐高帝敕桓荣祖修理芍陂田,曰:‘卿但努力营田,自然平殄虏寇。’”据《齐书·长沙王道憐传附子义欣传》
元代除仿宋在国子监下设国子学,但较宋又有发展,还建立了以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以国子学命名的有三种。一是国子学。创立于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学生不分种族,学生初限80名,后增至400名,还附陪
元地方行政分路、府、州、县四级。各级都设有教授四书、五经的儒学、内附设小学,都属于普通性质的学校。路学创设于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学生由州令推荐,台宪考核,学官设教授、学正、学录、直学等。府学、
隋文帝即位后,为了巩固统一,继续改革前朝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北周的均田制曾规定:男子18岁成丁,受永业田20亩,露田80亩,妇女受露田40亩,永业田和北魏的桑田相同;受田农民向政府交租调、服徭役。隋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下诏,天下府、州、县都要设立学校,称为府学、州学、县学。在边疆设卫的也要建立学校称为卫学,统称儒学。若按当时的府、州、县、卫各设一所学校算,全国应有学校1430所左右,在行
唐初,在经济领域里最主要的措施是继续均田制。唐朝均田制是主要的土地制度,其主要内容:①男女初生称黄,4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