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作品《黄鸟》鉴赏和精讲



交交黄鸟,   止于棘。
谁从穆公?    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   百夫之特。
临其穴,    惴惴其慄。
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   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   止于桑。
谁从穆公?    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   百夫之防。
临其穴,    惴惴其慄。
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   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   止于楚。
谁在穆公?    子车鍼虎。
维此鍼虎,   百夫之御。
临其穴,    惴惴其慄。
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   人百其身。

《诗经》中同题诗有不少。如这首《黄鸟》,就有二篇:一篇是《小雅·黄鸟》,另一篇就是这首《秦风·黄鸟》。前者是记述一个寄居异国者,遭受冷遇而思归。后者,就是本诗,反映奴隶主以人殉葬的野蛮习俗,是《诗经》中比较罕见的作品。
所谓“人殉”制度,就是以活人从葬。古代奴隶主贵族死后,用很多仆人或被奴役者从葬。有的生殉(即活埋),有的杀殉。这是一个惨无人道的残酷陋习。
据《史记·秦本记》载:“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即子车)氏三人,名奄息、仲行、鍼(qián箝)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黄鸟》之诗。”这就是《秦风·黄鸟》的本事和来历。
全诗分三章,分悼三人,表现了对从葬者的痛惜,揭露了统治者的凶残无道,也反映了人民对统治者的愤怒与憎恨,以及反对残酷“人殉”制度的愿望。


* * * *


这又是一篇采用联章复迭方式写的民歌。全诗三章,每章十二句,大部分诗句相同,只在其要害处调换几个字。像这类诗,如前所说,只须精读首章,并弄清更换之词,就可全诗贯通。
下边着重解释首章词语,并顺解更换之字词。
交交:鸟鸣声。据马瑞辰《通释》云:“交交,通作咬咬,鸟声也。”这鸣声可渲染悲悼气氛,又是诗的“兴法”的运用,即以黄鸟悲鸣兴起全诗。
黄鸟:据余注《诗经选》指出,《诗经》中的“黄鸟”或指黄莺,或指黄雀,都是鸣声动听的小鸟。凡言成群飞鸣,都指黄雀,此诗也指黄雀。也有主张,不作明确肯定,由读者自己体会。
棘、桑、楚:此处的“棘”,指山枣树,或者泛指丛生灌木。桑:即以叶养蚕之桑树。楚:即荆条,一种落叶的小灌木。
穆公:即秦穆公,姓嬴,名任好。公元前621年去世,用一百多活人殉葬。子车奄息,和下文的仲行、鍼虎,均为子车氏的三个儿子,都为秦之良臣,但都在殉葬之列。
百夫之特:即百人中最杰出者;或用王力之说,“能和一百人相配的人”。因为,特,含有杰出之义,也有匹配之意。因此,可二说共存。下文的“防”与“御”,均系“抵挡”意思。即说,一百人也挡不了他。《诗集传》云:“言一人可当百夫也。”
临其穴,惴惴其慄:穴,墓穴;慄,战慄发抖。这里意思是:秦人伤悼“三良”之死,临视其穴,令人悲伤和战慄。
歼我良人:歼,尽杀,是合三人而言。句意是:尽杀好人。
人百其身;有二说:一是“一人替三良死一百次也愿意。”《郑笺》持是说。一是“拿一百人去换他一人”。朱熹作此解释。我认为,以朱说为妥。
现语译如后——这里,只译其首章,其余二章只更换几字,不译。
叽叽喳喳的黄雀,在山枣树上栖息。
谁给穆公殉葬?是子车家的奄息。
说起这个奄息啊,是位超人的干才。
走近他的墓地,令人战慄使人哀。
那苍天哟苍天,杀害好人怎一个不留?
如果准许赎他的命,愿用百人去换他一身!


* * * *


这首诗,在艺术上突出特色是复沓形式的采用。但它与前述数诗相仿,不拟多作评析。在此,我想在诗歌内容上多作些关注。
《黄鸟》在内容上,具有强烈反抗情绪和很强的暴露性。古代的殉葬制,是奴隶社会的产物,是《诗经》反映春秋时代以前社会阶级矛盾的一个重要侧面。野蛮的“人殉”,从商至周,一直到春秋后期,都在实行着。墨翟在自己的书中曾作过这样的概括:“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墨子·节葬篇》)当孔子出生后,此种残酷制度仍在实行,因此,他起来反对它。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狠狠地咒骂了一顿。这是说:头一个造木偶(土偶)来殉葬的人,一定会绝后代的! 对于酷似人形的代制品(木俑、土俑),尚且不可,而用活人殉葬,当更要反对和痛骂了。由于秦国地处西陲,开化程度较低,“人殉”制保留得最长、最晚,直至秦穆公时(公之前659-620年),仍用国家的良臣来陪葬。因此,引起人民的强烈的不满和悲愤。这是因为这时的劳动人民,对作为人的“独立性”有了认识,故敢于对“人殉”制度提出挑战。这是主观条件。而在客观上,当时正是新生的封建制将取代腐败奴隶制的社会变革大时代。
这首诗对奴隶制的残酷野蛮本性作了深刻的揭露,“人殉”是许许多多暴行中最野蛮、最残酷的暴行。所以,诗的开头就用黄鸟悲鸣起兴,接着,高度评赞“三良”,再接着指出了殉葬制的悲剧;最后,忍不住以极度悲愤的心情,反复质问苍天:为什么尽是毁灭我们的好人,这是谁的罪过?并提出:愿用百人之躯去赎一位“良人”! 这不要误解诗人的用意,不是说人民在向统治者求情、妥协,而正好相反,是揭露“人殉”者的罪大恶极,要葬送那么多活生生的性命!
因此说,这首诗的反抗意识十分鲜明,揭露也非凡深刻,对奴隶制度的本性的刻划也很入木,确是一首难得的古代佳作。

上一篇:诗词作品《对案不能食》鉴赏和精讲

下一篇:诗词作品《璇闺玉墀上椒阁》鉴赏和精讲


黄鸟 诗词作品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