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雁门集》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雁门集》是元萨都剌的诗歌集。又称《萨天锡诗集》。其版本较多:初有元至正八年(1348)所刊8卷本,早佚;明代有成化二十年(1484)张习刻本,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李举刻本,嘉靖十五年(1536)张邦教据弘治李举刻本重修本,万历潘是仁校刊本;入清后,有毛晋汲古阁本,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八世孙希亮半野轩重刊本,《四库全书》本,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代郡萨氏侯官刊本,光绪三年丁丑(1877)刊本,宣统二年庚戌(1910)孙嘉曦刊本(多补遗1卷、倡录1卷、别录1卷)等。日本也刊有《萨都刺诗选》。今人殷孟伦、朱广祁以萨氏裔孙萨龙光辑本为底本,加标点并正错伪,于198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最为便利阅读。
萨都剌 (1272-?),字天锡,号直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雁门集》条下谓萨都剌“实蒙古人”,近人陈垣考证,当为回族(参看陈垣《元代西域人华化考》)。其祖父萨拉布哈(一译思兰不花),父傲拉齐(一译阿鲁赤),以世勋镇守云、代,定居于雁门 (今山西代县),所以萨都刺自称雁门人,或代郡人,并自名其诗集为《雁门集》。萨都剌在青、中年时代,家境贫寒,“家无田,囊无储”(《溪行中秋玩月》诗序),曾远到吴、楚,经商谋生。泰定四年(1327)中进士,时已55岁,授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掌印正官,有实权,是只有蒙古人或色目人才能做的官职)。后来除任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外,还作过几任掾史、照磨、经历之类的佐贰微职。他在78岁时以弹劾权贵左迁淮西江北道廉访司经历,不久致仕,其后事迹无考,卒年当在80余岁。萨都剌不仅工诗词,书画也颇擅长,故宫博物院藏有萨氏所作《严陵钓台图》和《梅雀》两幅画,极受珍贵。
《雁门集》14卷,附录1卷、倡和录1卷、别录1卷,诗共780余首。萨都剌是一个有正义感的诗人,又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他不仅为自己的身世鸣不平,也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他谴责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暴虐和蒙古皇族争权夺利的战乱,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在《早发黄河即事》中,他描述了人民在横征暴敛和灾盗并发之下无以卒岁的苦难情景,并以贵族纨袴子弟酒色无度的荒淫生活作对比,深刻地写出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人民内心的愤激不平。他在亲眼目睹了贫苦农民因为实在难以糊口度日,不得不卖掉亲生女儿的惨状时,不禁悲歌当哭,写下了《鬻女谣》一诗,入木三分地指出,这些悲惨的现象都是由统治阶级压迫造成的,人民已经被天灾人祸折磨得饥寒交迫,做官的却仍然无动于衷,继续敲骨吸髓,以民脂民膏满足自己的腐化享乐。字字血泪,可谓“郁怒情深,兼而有之”。再如《百禽歌》、《漫兴》、《记事》、《过居庸关》、《征妇怨》、《织女图》、《雨伞》等,也都是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篇什。萨都剌一生多行旅,踏遍“荆、楚、燕、赵、闽、粤、吴”(《溪行中秋玩月》)的山山水水。他十分喜爱游览名山大川,瞻仰古迹胜景,以饱览山水为乐事,以遨游万里为壮举,因而留下了大量的记游诗和山水诗。萨都剌生长燕地,熟悉北国风光,擅写北方壮丽的景色。如《上京杂韵》,就描写了祖国北地的草原风光,高迈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到南方后,对秀媚的江南风光弥习弥佳,更怀着强烈的感情描绘其山水胜景。他的山水诗像一幅幅优美的水墨画,点染得栩栩如在目前,自然天成,情景交融,令人赏心悦目,神游其景。论及《雁门集》的内容,我们还不能忽视萨都剌的一些怀古之作。元朝的民族界限比较森严,民族歧视也比较严重。萨都剌虽属色目人,对汉族却不歧视。在他的诗词中,不仅有与汉族诗人和僧道的唱和应酬之作,而且还有大量咏怀汉族历史的作品,这是难能可贵的。为汉族人民所熟知的李陵、苏武、诸葛亮、李白、林和靖、抱朴子、王昭君、杨玉环等历史人物,萨都剌都有诗篇歌咏。其怀古诗气势雄浑,感情深挚,且能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如《登歌风台》中的“稍稍升平忘险阻”之类),有时还能朦胧地察觉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如 《越台怀古》中的 “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之类)。此外,还写了一些宫词和艳情乐府,宫词中的部分作品,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萨都剌在世时,诗作即颇负盛名。虞集 《清江集序》云: “进士萨天锡者最长于情,流丽清婉,作者皆爱之。”元干文传《雁门集序》谓:“其豪放若天风海涛,鱼龙出没;险劲如泰华云开,苍翠孤耸;其刚健清丽,则如淮阴出师,百战不折,而洛神凌波、春花霁月之㛹娟也。有诗人直陈之事,有援彼状此托物兴词之义,可以颂美德而尽夫群情,可以感人心而裨乎时政。”后世的元诗研究者也都对萨氏评价很高。明刘子钟《萨天锡诗集序》云: “天锡之诗大而能化之诗也。……小而寂寥之简,大而舂容之繁,莫不皆具体而成章,有条而不紊也。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由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神龙混海而隐现莫测,威凤仪庭而光彩蹁跹,莫不耸观而快睹也。是二者皆能神化为稀世之珍,而非常鳞凡羽、款段驽骀之所能匹俦也。”潘是仁将萨氏与李贺相比:“为诗声色相兼,奇正互出。无长吉之奇彩,有长吉之高格。”胡应麟又比之为李白: “天锡诵法青莲,如 ‘海瘴连云起,江潮入市流。’ ‘故庐南雪下,短褐北风前。’‘夜卧千峰月,朝餐五色霞。’‘朔风吹野草,寒日下边城。’句法宏整,在大历元和间殊不多得也。”(《元瑞诗薮》)萨都剌诗歌的艺术风格,基本上是俊逸洒脱,清新自然。顾嗣立《元诗选》说:“天锡诗有清气,不是一味秾丽,故佳。”这些评论都是比较公允的。萨都剌虽于汉文化有较深的修养,但在诗词格律、对仗工稳方面毕竟未达娴熟。不过这一缺点也给他的作品带来谙熟格律的汉族诗人所欠缺的好处,就是不受传统束缚,不因袭前人旧套,正如刘子钟在《萨天锡诗集序》中所说:“语句虽钝厚而自有铦然之芒刺,对偶虽龃龉而自有锵然之音律。”

上一篇:古籍名著《武编》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下一篇:古籍名著《筹海图编》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雁门集 古籍 名著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