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初学集》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初学集》是明末一部诗文别集。钱谦益著。该集有作者门人瞿式耜于崇祯十七年(1644)的精刊本。其中诗集部分有清初钱曾《初学集笺注》20卷本,与瞿本诗集部分小有出入,此后又有翻刻本。乾隆时,钱谦益著作遭禁毁,直到宣统二年 (1910)始有邃汉斋本《初学集》问世,该本以瞿刻本与钱曾笺注本对校而成,以铅字排印行世。20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明刊《初学集》,纳入《四部丛刊》。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钱仲联标校《牧斋初学集》,即以邃汉斋本为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本和钱曾笺注本,是目前最完备的本子。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又自号蒙叟、绛云老人、敬他老人,东涧遗老,江南常熟(今属江苏)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编修,以父丧丁忧归里,参加过东林党的活动。天启中任经筵日讲官,崇祯间任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革职南归。福王时官礼部尚书,入清后以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顺治三年(1646)辞归,后因黄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狱,赦归后归里,从事著述以终。钱谦益身事两朝,论者认为他于大节有亏,但他作为一位学者和文学家,在中国学术史和文学史上都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一生著述宏富,《初学集》而外,尚有《有学集》50卷、《投笔集》2卷、《苦海集》1卷、另有《钱注杜诗》20卷,编选《列朝诗集》多卷等。
《初学集》110卷,诗集20卷,卷各有名,编次略依编年。卷1至卷2为《还朝诗集》,包括泰昌元年(1620即万历四十八年)至天启五年(1625)诗; 卷3至卷4为《归田诗集》,包括天启五年(1625)至天启七年(1627)诗;卷5至卷10为《崇祯诗集》,包括崇祯元年 (1628) 至九年 (1636)诗;卷11为《桑林诗集》,卷12为《霖雨诗集》,皆作于崇祯十年; 卷13、14为 《试拈诗集》,皆作于崇祯十一年; 卷15、16为《丙舍诗集》,作于崇祯十二年至翌年二月; 卷17为《移居诗集》,作于崇祯十三年;卷18至卷20为《东山诗集》,包括崇祯十三年至十六年的诗。共存诗近1300首。文集分体编次,卷21至卷27为杂文,卷28至卷40为序,卷41至卷46为记,卷47至卷49为行状,卷50至卷61为墓志铭,卷62至卷65为神道碑铭,卷66至卷67为墓表,卷68至卷69为塔铭,卷70至卷73为传,卷74至卷76为谱牒,卷77为祭文,卷78为哀词,卷79至卷80为启、帐词、书,卷81为疏,卷82为赞偈,卷83至卷86为题跋,卷87为奏疏、议,卷88至卷90为制科,卷91至卷100为外制。此外,卷101至卷105为“太祖实录辨证”,卷106至卷110为“读杜小笺”及“读杜二笺”。钱仲联标校本卷首有崇祯癸未(1643)九月瞿式耜《牧斋先生初学集目录后序》,卷末附有宣统二年(1910)吴江凤昌氏《校印牧斋全集缘起》、程嘉燧、曹学佺、萧士玮、凌凤翔各家序。分装3册,约近130万字。
钱谦益在明末即享盛名,清初又主盟诗坛多年,他抨击明代中后期的拟古主义诗风不遗余力,提倡真情,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陶冶性灵,流连景物,各言其所欲言者而已。”(卷31《范玺卿诗集序》)他非常重视诗人蓄积于内的深情,并把这种深情看作是诗创作成功的关键,他说:“古之为诗者,必有深情蓄积于内,奇遇薄射于外,轮囷结轖,朦胧萌折,如所谓惊澜奔湍,郁闭而不得流;长鲸苍虬,偃蹇而不得伸;浑金璞玉,泥沙掩匿而不得用;明星皓月,云阴蔽蒙而不得出。于是乎不能不发之为诗,而其诗亦不得不工。其不然者,不乐而笑,不哀而哭,文饰雕缋,词虽工而行之不远,美先尽也。”(卷32《虞山诗约序》)钱谦益反对“学古而赝”的拟古主义诗风,对那些如“穷子乞儿,沾人之残膏冷炙”的剽贼涂抹、捃拾补缀的诗风表示了极大的不满,他说:“本朝自有本朝之诗,而今取其似唐而非者为本朝之诗,人尽蔽锢其心思,废黜其耳目,而唯缪学之是师。在前人犹仿汉唐之衣冠,在今人遂奉李、王为宗祖,承讹踵伪,莫知底止。” (卷79 《答唐训导汝谔论文书》)面对明末的诗坛恶习,钱谦益重又拿起 “诗言志”的武器,探求 “所以为诗者”的法则:“《书》不云乎: 诗言志,歌永言。诗不本于言志,非诗也。歌不足以永言,非歌也。宣己喻物,言志之方也。文从字顺,永言之则也。”(卷32《徐元叹诗序》)总之,钱谦益的论诗主张在《初学集》中已有了基本的轮廓,为他入清以后进一步提出 “诗有本”(见 《有学集》卷17 《周元亮赖古堂合刻序》) 说创造了条件。
钱谦益的诗歌创作在抒写情性方面实践了他的诗歌主张,他的诗颇具真情实感,自成一家。卷2《王师二十四韵》一诗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 “官逼民反”的内容: “割剥缘肌尽,诛求到骨齐。相将持棓梃,只似把锄犁。”卷10 《葛将军歌》赞扬了以蕉扇招市人杀税监的吴人葛诚,“死骨穿近五人冢,生魂啸动五两风”,对葛诚生气凛然的描写,并将他比作苏州反抗魏党而捐躯的五义士,可见推崇之高。钱谦益于崇祯十年(1637)曾下刑部狱,他在狱中作 《狱中杂诗三十首》(见卷12),中有句云: “犹有忧时心未已,鸡鸣风雨叹斯晨。” (其六) “中华未必忧寒齿,群虏何当悔噬脐。莫倚居庸三路险,请封函谷一丸泥。”狱中仍不忘忧时忧国,毕竟难能可贵。钱谦益诗初学盛唐,以后转益多师,辅以才学,终于形成了他富赡沉雄的诗风,他的诗以七律和七古最高,七绝也生气勃发。如《徐州杂题五绝句》其三云: “柳老花残木叶秋,西风斜日总牵愁。天涯大有多情客,不忍经过燕子楼。”诗中情景交融,意味深长,极见巧思。写景诗如七律 《香山寺》: “千峰匼匝更分明,磵复冈回一径清。天远夕阳连海色,山空晚院聚钟声。云从石磴中间出,月向香台下界生。万叠烟峦栏槛外,不知何处与身平。”空灵剔透,对仗工稳,结句言有尽而意无穷。其他如卷9《感秋》2首、卷11 《代赠十六韵》、卷15《瑶台歌》等等,或感伤,或缠绵、或俊逸,体现了作者诗作的多种风格。诗的笺注者钱曾,字遵王,是钱谦益的族孙,又是清代著名藏书家和学者,他的笺注虽有疏漏甚至错误的地方,但大体上注出了掌故、史实,可供参考。
钱谦益的文章有汪洋恣肆的一面,也有曲折深沉的一面,内容众多,体裁多样,对于转变和廓清明末清初的文风起过相当大的作用。他的议论文字多收于“杂文”类,如 《放生说》、《楚女对》(卷26)等,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他的序跋文字如《汤义仍先生文集序》、《范玺卿诗集序》(卷31),《虞山诗约序》、《徐元叹诗序》(卷32)等,不仅议论横生,观点独到,对于了解当时文坛状况也有裨益,颇具史料价值。他的一些山水游记之作如卷46 《游黄山记》等,很有特色,叙事详略得当,时有隽语。此外,他的墓志碑传文章也很有参考价值,可补正史阙失。
后人对于钱谦益的诗歌创作一般都是肯定的,如乔亿《剑溪说诗》卷下云:“虞山诗才诗学诚无愧前贤,而不可以言品,正与其人相似耳。”朱庭珍 《筱园诗话》卷2则云: “钱牧斋厌前后七子优孟衣冠之习,诋为伪体,奉韩、苏为标准,当时风尚,为之一变。其识诚高于前后七子,才力学问亦似过之。所为诗长于七言,以七律、七古为上,七绝次之,五言则工候甚浅。《初学集》中,佳作较多。”对于钱谦益变节䩄颜仕清一事,近世学者有小的争执,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古籍名著《片玉词》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下一篇:古籍名著《词律》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古籍 名著 初学集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