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通路》翻译|注释|赏析
天门兮地户, 上有天门下地户,
孰由兮贤者? 哪见贤者走的路?
无正兮混厕,① 是非不分奸佞多,
怀德兮何睹? 品德高者何曾睹?
假寐兮愍斯,② 和衣而眠心忧伤,
谁可与兮寤语? 同道之人在何处?
痛凤兮远逝, 哀叹凤凰已远逝,
畜鴳兮近处。③ 家养的鴳雀日亲附。
鲸鱏兮幽潜,④ 鲸鱏潜藏下深渊,
从虾兮游陼。⑤ 小鱼小虾戏洲渚。
乘虬兮登阳,⑥ 愿乘飞龙登云间,
载象兮上行。⑦ 愿骑神象上九天。
朝发兮葱岭,⑧ 朝发西极之葱岭,
夕至兮明光。⑨ 暮宿东极之丹恋 。
北饮兮飞泉,⑩ 北饮飞泉解饥渴,
南采兮芝英。 南采灵芝可延年。
宣游兮列宿,(11) 遍历六合览众星,
顺极兮彷徉。 周绕北极游天庭。
红采兮骍衣,(12) 采来霓虹制上衣,
翠缥兮为裳。(13) 裁下青云做下裳。
舒佩兮綝纚,(14) 行来玉佩响叮,
竦余剑兮干将。(15) 干将宝剑握手上。
腾蛇兮后从,(16) 腾蛇紧随在我后,
飞駏兮步旁。(17) 驱驉奋飞在身旁。
微观兮玄圃,(18) 天园玄圃细观察,
览察兮瑶光。(19) 遍览北斗见瑶光。
启匮兮探䇲,(20) 发匣引筹占吉凶,
悲命兮相当。 可怜命该遭离殃。
纫蕙兮永辞, 连接蕙草长诀别,
将离兮所思。 将离亲人与故乡。
浮云兮容与, 乘云飘飘从此去,
道余兮何之。 不知带我往何方?
远望兮仟眠,(21) 遥望故土何昏昏,
闻雷兮阗阗。(22) 但闻迅雷声阗阗。
阴忧兮感余。 满心忧虑入我怀,
惆怅兮自怜。 怅然若失独悲伤!
诗三十六行,可分为三部分。
前十句为第一部分,着重描写由于现实社会的黑暗,使贤能之士难以找到出路。诗篇开门见山地写道:“天门兮地户,孰由兮贤者?”作者以登天有门和入地有户,来反衬现实生活中贤者的悲哀: 六合之内,他们竟然不知出路在何方?紧接着作者回答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无正兮混厕”,“无正”就是品德不端的人,也即奸佞之徒。既然奸佞之徒并居要职,那么品德高尚的贤者当然也就难以指望一展抱负了,所以说“怀德者何睹”,“怀德”和“无正”是相对应的,指具有两种不同道德品质的人。王逸释为“忠信之士,不见用也”是恰切的。面对这样的现实,作者自然只能感到忧伤和孤独,“愍斯”是对这种现象感到悲伤,因而感慨于自己找不到志同道合者。后四句以凤凰远逝、鲸鱏深藏同鴳雀受宠、小鱼虾兴高采烈的现象作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揭露社会现实中的不合理,给人以深刻印象。
第二部分从“乘虬兮登阳”至“览察兮瑶光”共十六句,写自己在现实中由于失意而幻想畅游太空的情景: 他乘着虬龙和神象升上九天,腾蛇和飞驱在两旁跟从; 以彩虹为衣,青云为裳; 身上玉佩叮, 手中紧握宝剑,何等神气! 而他的行踪,则从西极葱岭,到东极明光; 宣游列宿、顺极彷徉; 微观玄圃、览察瑶光; 六合之中,无处不可到! 至于南采灵芝、北饮仙泉,无物不可得! 作者以神游天界的逍遥无碍和在凡世间的无路可通又作了一番鲜明对比。
从“启匮兮探笑”到结束,这十句为第三部分。这是作者在神游天庭后,进一步描写环境险恶,难以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正由于他的这种心理,“启匮兮探笑”,占卜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然而“悲命兮相当”,占卜的结果和自己的实际遭遇相同,也就是第一部分所描述的那种境况,因此,他只能作远离故乡故国的准备了。瞻望前途,依然是一片茫然,所以尽管乘着白云飘飘而去,但却不知道最终落脚于何方。“何之”就是“往何方去”,对于离别,他感到痛苦,然而不离去,又没有自己的出路。“远望兮仟眠,闻雪兮阗阗”,王逸对前一句的解释是“遥视祖国,暗未明也”,对后一句是“君好妄怒,威武盛也”,尽管解释得过于质直,但基本上是准确的。作者描写的视角是从天上俯视地下,他看到的是故乡浓云密布、暴雷震天,没有光明,也没有希望,这就难怪诗篇结束时要“阴忧兮感余,惆怅兮自怜” 了。
《九怀》的九篇诗作,大体上都是一个创作模式,每篇开头写现实生活中的黑暗,接着是远游 (包括九州、太空、江海等等),最后是自伤。但在其他篇中,大多是首尾两部分很短,着墨多的是中间部分的远游,如同《楚辞·远游》篇的结构。唯独《通路》篇中,三个部分内容都比较均衡,感情似乎也较真实。历代对《九怀》向来评价不高,认为它和东方朔的《七谏》,王逸的《九思》等都是“无病呻吟”之作,在思想上没有新的建树,在艺术上也没有新的突破,这从总的方面说是对的,但是这些作品,毕竟也反映了不同朝代不同时期文人的思想情绪,其中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揭露,怀才不遇的痛苦和追求等,这是封建时代多数不得意文人的共同心理状态,作品虽是打着“悯屈”的旗号,实则主要是抒发自己的感情。所以其中一些篇章,因为触及到自己的伤心处,倒也写得令人颇感同情,此篇即是一例。至于在艺术上实在无多少可谈之处,如本篇中间一段写远游,“所用事象,皆屈子各文之所常言也”,也就难以感人了。(姜亮夫《楚辞通故》第三辑《书篇部》九)
上一篇:楚辞《悯上》翻译|注释|赏析
下一篇:楚辞《疾世》翻译|注释|赏析
《荀子·尧问》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君子絜其辩而同焉者合,善其言而
强本而节用,养备而动时,修道而
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爱民者强
君子唯其当之为贵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
《荀子》概说
人最为天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