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


也译为“上下文”,或“语意场”、“氛围”。是当代理论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经批评家引申成为语义学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直接意义是,词语的意义由上下文决定,或者说当我们诠释某一词语时的一切有关事情,都是该词语全部使用历史所留下的痕迹。这种理论强调概念等于知觉,联想只能在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之间,任何话语都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具有多种意义。在文学批评中,这一主张的目的在于扩大“意义”一词的使用范围,也就是说,词的意义在于语言中的使用或者说对一段话语的解释取决于对其上下文的了解。语义学家I.A.理查兹在1936年的《修辞哲学》(PhilosophyofRhetoric)中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最初的看法,他认为,语境是用来表示与本文中的词同时复现的事件的名称,即这些事件是本文出现时“那个时期有关的一切事情,或与我们诠释这个词有关的一切事情”。保尔·齐夫在其语义学专著《语义分析》(SemanticAnalysis,1960)中也对此进行了讨论,他认为话语上下文的范围广泛,小至语言上的细节(如语音和词形),大至哲学思想,因而我们往往知道一个词的意思却并不能使我们理解它的所表述的一句话的全部内涵。因而,文学批评的任务之一应该是把文学作品的词、词组、句子以及其他组成部分与其语言的语境(上下文)联系起来,不仅如此,它还应该将文学作品与它的哲学、社会、历史的上下文(背景)联系起来。此外,其他一些语义学家及文学批评家也都对语境理论表示过看法,如索绪尔提出过语义的纵横两大关系理论,把本文中词句展开所形成的词与词的关系称为“横组合”(syntagmatique),把整个语言体系形成过程所赋予一个词的意义称为“纵组合”(paradigmatigue),而词意义的确定则是靠把词从其纵横关系网中抽掉时它的特殊性决定的;又如威廉·燕卜逊也指出,每个词的意义都涉及整个文明史。
然而,对语境理论贡献最大的还是理查兹,他是以单个场合单个作品的语义作为其研究的基础的。在他看来,语词的意义在作品中是变动的,意义的确定是语词使用的具体复杂的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语词既按其使用时的具体环境,诸如上下文关系、风格、习俗、情理等的制约,同时在文学语言中这种具体环境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语境机制的理论理查兹将其生动地比喻为“警察行动”和“人体运动”。所谓“警察行动”是说,语境允许某些词义存在而驱逐另一些词义;所谓“人体运动”是说,犹如人的一只手的运动是得到了全身骨骼和肌肉的支持一样,一个词也从其语境中的其他词所组成的巨大支持系统中得到力量。
语境理论的确立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重视着重分析语言中各种含混、歧义和语词的关系背景的方法,不仅对于新批评派、新实证主义等现代文学批评流派影响至深,而且“语境”这一概念也成为后现代诸学术派别中所常用的一个重要概念。


上一篇:《政治无意识:作为一种社会象征行为之叙事》

下一篇:《真的复兴》


后现代文学作品 后现代文学名著列表 中外经典后现代文学 中外后现代文学导读 后现代文学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