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


精神分析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该概念涉及哲学、文学、心理学和神学诸领域。如果进行历史追溯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潜意识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哲学概念。古希腊时,苏格拉底就曾宣称存在着某种“未被心灵所察觉”的未知的知识,他借助启发问答法使潜伏的观点或记忆进入意识层次。后来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提诺、奥古斯丁都曾以不同的认识方式关注过人类思想史中深层的、且不能自发进入意识层次的那些方面。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追问思想中的未知部分,即“晦暗不明方面”是什么的问题,且愈演愈烈,形成一股探究之潮。许多大思想家、艺术家、诗人都卷入其中。卢梭、歌德、黑格尔、谢林、柯勒律治都在不同的场景中提到了“潜意识”,尽管他们使用的词语不是一致的。1868年,随着哈特曼整个欧洲大陆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在这之后,弗洛伊德秉承这一传统,对“潜意识”问题进行系统的心理学、哲学、美学、病理学、生理学的描述与分析,并把它与天生而来的“性”的观念粘合起来。弗洛伊德在“潜意识”问题的研究上可谓集大成者。在20世纪30年代,弗洛伊德用三个著名的术语来描述意识及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即用本我、自我和超我来修改原来的模式,他认为自我既是潜意识的一部分(现在所谓的“本我”),也是意识的一部分(“超我”)。针对这一修改模式,在美国心理学派与法国心理学派之间卷起轩然大波。美国心理学派秉承这一修改模式,并且进一步地发展这个模式所认可的“自我的心理学”。法国学派在其领袖人物拉康的倡导下,执着追求潜意识动力模型的“真正的弗洛伊德的回归”。拉康开宗明义指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发现———潜意识———的确切证实,正在于弗洛伊德在他后来的著作中将其压抑。根据弗洛伊德自己的定义,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潜意识指那种曾被发现后来总受压抑的东西。因此,拉康认为,弗洛伊德“压抑”他关于潜意识的发现的这种行为,正是遵循了弗洛伊德自己所描绘的指导意识的法则。而因此而来的通常用来描绘精神活动的那些隐喻和修辞手段的选择,在后来的心理分析学理论中在很大程度上已政治化了。
通过对“潜意识”这个语词历时性的追溯,我们可以看出精神分析学借助“潜意识”的研究把关注的触角延伸到口误、梦境、象征、明喻、暗喻上来,从而与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结下不解之缘。然而真正实现心理分析学与文学批评有机结合是法国心理分析学家拉康。拉康认为文学和心理分析学是同一项目下的两个系统,这项目同时寻求和照亮人类思想的隐藏着的活动。拉康用类似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来显现意识与潜意识内部的辩证法。对此拉康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潜意识是他者的论述。”这个命题要旨是:潜意识是自我对其自身没有认识,以及它脱离自身当作他者来经历的东西。根据自我用来观察和投射的方法,他者会产生关于自我的潜意识愿望和要求的关系的一条线索。拉康提出另一个著名命题是:“潜意识与语言的结构相类似。”从中可以看出语言学(尤其是索绪尔和雅可布逊的语言学)对拉康影响最大。拉康坚信,如果弗洛伊德从现代语言学受益的话,他肯定会得出同拉康一样的结论,即语言与潜意识有相近关系。
拉康关于文学本文的观点在文学理论上有很大的影响,他在哲学、文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和神学间转换自如,预示出多学科之间积极转换与相互渗透。拉康对文学理论的影响不绝如缕,许多后现代思想家如德里达、福柯、克里斯蒂娃(JuliaKristeva)、罗兰·巴尔特、杰姆逊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其影响,这些思想家在不同场景上都对“潜意识”及其不同展现方式表示浓厚的兴趣和深切的关注。从中,我们可以测试出“潜意识”作为人类关注的母体仍然在当代思想域上产生重大的影响。


上一篇:莫尔,埃伦

下一篇:《女性大趋势》


后现代文学作品 后现代文学名著列表 中外经典后现代文学 中外后现代文学导读 后现代文学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