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 – 钱起 –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悠缓竟似瑟中弹出。(凌宏宪《唐诗广选》卷七)
【诗例】
归雁
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解析】
咏雁,久已成为中国诗歌的传统主题。诗人们通过咏雁或抒发羁旅客愁,或寄托乡国之思。梁简文帝即有“相思不得反,且寄别书归”(《咏雁》)的诗句;初唐诗人韦承庆《南中咏雁》诗云:“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杜甫《归雁》诗亦云:“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所表现的就都是这种传统的主题。然而钱起的这首《归雁》诗,却能不落俗套,另辟蹊径,创造出了一种悠缓缠绵、凄清哀怨的幽美的意境。
从结构上来说,这首诗所采用的是极其简单的以问发端,以答作结的方式,但诗人却能想落天外,一唱三叹,给读者留下无穷的韵味。首二句:“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虽是两句诗,然而实际上仍一句问语,“水碧沙明两岸苔”只是对“潇湘”的具体解释,那正是大雁所来之处。我们知道,古代有“衡阳雁断”之说,那是因为湖南衡山有一座回雁峰,古人认为秋雁南飞不越过此峰,因而暂时栖息于峰北的湘江北段一带,等到了春天再飞回北方。而潇湘一带又恰恰是能唤起人们诸多回忆与感慨的地方,因而诗人由此联想生发,并使它给人一种静谧和谐、凄迷幽美的感觉。后来杜牧在《早雁》一诗中也曾写过:“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的诗句,但仍缺少钱起诗句中的那般明丽透澈。既然潇湘之地如此优美,那么大雁为什么还要离它而去呢?这正是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所提出的疑问。“等闲”二字,在这里有随便地、平白地之意,是说大雁为了什么竟这样随随便便、平白无故地离去了呢?这本来是一个急欲得到答案的疑问,但诗人却故意宕开一笔,以舒缓的笔调描画出潇湘的环境之美,从而也使疑问更加深了一层。
大雁是秋寒南征、春暖北返的候鸟,此时离开潇湘北返,亦是常理之事,本不应该有什么疑问;但诗人却又故意避开常理,发挥了神奇的想象,以“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两句诗来揭示答案:原来大雁是因为听到湘江女神在夜月下鼓瑟(二十五弦),受不了瑟声的凄清哀怨才飞回北方的。按照诗歌的顺序读下来,“二十五弦弹夜月”仍是一句舒缓之笔,它使前面所描绘的“水碧沙明两岸苔”的潇湘更加明澈、优美,而且又充满了音乐的美。而只有当最后一句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尤其是“清怨”二字才使意境陡转,一种如泣如诉、凄清哀怨、悠缓缠绵的瑟曲迷漫在这南国水乡,顿时给本来静谧、明澈、优美的潇湘涂染上了一层悲凉的色调,令人凄神寒骨。
读完全诗,我们不禁要问,诗人到底表达了怎样的情思呢?我们知道,钱起是唐代吴兴(今浙江吴兴)人,入仕后一直在长安和京畿作官,因而睹雁思乡的情绪是十分自然的。但诗人表达的方式却极其婉转悠缓,表现出更深沉的思绪。可是这种思绪诗人在这首《归雁》诗中表达得并不明确,诗歌给我们留下的只是一段空白。然而它所感发的契机,我们在钱起的另一首著名的《省试湘灵鼓瑟》诗中却可以找到答案。其诗云:“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暮,白芷动芳馨。流水转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到这里,我们才发现,“不胜清怨”的并不仅仅是北归的大雁,还有“楚客不堪听”的诗人自己。那么在《归雁》诗中,只是诗人将羁旅他乡的客愁借助感于哀乐而北归的大雁表现出来,可谓极悠缓哀婉之至。
因此从整首诗来看,诗人所表达的思绪是悠缓、哀怨、缠绵的,而诗人在艺术上也同样采用了舒缓婉转、一唱三叹的方式,从而收到了极强的艺术效果。说它“悠缓竟似瑟中弹出”,可谓知音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