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边城苦,如今到始知。羞将筵上曲,唱与陇头儿。”此薛涛《在高骈宴上闻边报》乐府也。有讽谕而不露,得诗人之妙。(杨慎《升庵诗话》卷十四)

【诗例】

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

薛涛

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

羞将筵上曲,唱与陇头儿。

【解析】

明代文豪杨慎在《升庵诗话》 中评薛涛《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杨误作为《在高骈宴上闻边报》)的特色时指出:“有讽谕而不露,得诗人之妙。”此论确有其理。

“讽谕不露”的手法,是中国古代诗论经常论及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作者在抨击时弊时做到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尚书·尧典》),也就是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孔子在论诗时也十分注重中和之美。他说: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论语集解》引孔安国的话说:“乐而不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这种“和”便是中和、中庸。《毛诗序》说得更加明白,它要求诗歌“发乎情,止乎礼义。”这同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思无邪”是一致的。

在这种儒家诗教的影响下,古代诗人在揭露社会矛盾,反映世道不平时,绝大多数作者、绝大多数作品基本遵循了“讽谕不露”的原则。虽然《诗经》 中有《伐檀》、《相鼠》等锋芒毕露的正义呼喊,陶渊明也有过“金刚怒目”式的战斗檄文,晚唐诗歌中更有直接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封建帝王的作品,但毕竟这些诗作只占极少的分量,而大量的诗歌仍然是依照儒家传统的诗教“温柔敦厚”行事,虽有“讽谕”却又“不露”锋芒,虽批评时弊却又显得温文尔雅。

薛涛的《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正是这样一首虽有讽谕之意,但又含而不露的诗篇。前两句“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杨慎引诗因版本不同,文辞三处有出入)已揭出一篇题旨,即为“边城苦”。“到始知”是说,过去虽有耳闻,但总不如此次亲闻亲见来得感受深切。这次因亲临边地,才得以有机会对边城士卒的痛苦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后两句“羞将筵上曲,唱与陇头儿”,是说诗人将他在权贵之家所见到的豪华奢侈场面编成小曲,羞于唱给那些士卒听。“筵上”,可作两解,一为指内地的权贵之筵,二为指边地将帅之筵。不论如何解说,其讽意都是一样的,即将士卒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境遇同富贵者相比,突出统治者的不公。然而这层批评抨击之意,在诗中却不是用直露的形式表达的,只是在让处于窘困之中的边卒听取描写富贵人家享乐生活的曲辞之中体现出来的,这种手法就是 “讽谕不露”。

唐代大诗人杜甫作讽谕诗,常用此法。他的名诗《丽人行》,讽谕的对象为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即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再加上杨国忠。但全诗除最后几句外,几乎看不出有讽意在内,相反却似乎处处在称扬他们。所以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乍读此诗,语似称扬,及细玩其旨,却讽刺微婉。”施补华的《岘佣说诗》也说:“《丽人行》前半竭力形容杨氏姐妹之游冶淫佚,后半叙国忠之气焰逼人,绝不作一断语,使人于意外得之,此诗之善讽也。”杜甫这样善藏其讽意的诗篇还有《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此诗貌似赞美花卿家宴上演奏乐曲之美妙,实则批评他违背礼法,擅自扩大乐队规模,并担心其不受中央法度管制。李白也有这类诗。唐汝洵《唐诗解》说,“玄宗弃国出奔,太白乃盛称蜀之美。”其意显而易见是批评玄宗 “乐不离蜀”。

“讽谕不露”的诗篇最早见于《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前五句盛夸女子美饰,后两句意为“可你的品行不美,又能对你怎么样呢?”诗中所写女子叫宣姜,她和公子顽私通,国人便作此诗讽谕。诗人把这位贵妇人写得如此貌美超群,正是为反衬她内心世界的丑陋。而这批评之意又很隐晦,使人不易觉察出来。《诗经》中这类讽意内容的诗还有《鄘风·墙有茨》、《鄘风·鹑之奔奔》、《齐风·南山》、《齐风·敝笱》等等。一般说来,在古代讽谕诗作中,受封建诗教影响大一些的诗人,便较多地运用这种含而不显的手法,如杜甫等;但有时也并非完全如此,因为有的诗人(如李白)感到,这种委婉含蓄的诗法要比直白地剖析现实更加深刻,更加动人,更有感染力,所以也屡屡采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