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赵侍御望归舟》 - 张说 - 山庭迥迥面长川,江树重重极远烟。形影相追高翥鸟,心肠并断北飞船。


山庭长川,江树远烟,为舟字点染。所谓对景兴起,不必言舟而无一字不切舟。(朱宝莹《诗式》卷二)

【诗例】

同赵侍御望归舟

张说

山庭迥迥面长川,江树重重极远烟。

形影相追高翥鸟,心肠并断北飞船。

【解析】

莫名的季节,可以感受的唯有那一种“离人心上秋”的愁怨。四季轮回,此时或者不是万物萧肃的秋。然而在诗人的眼中,在诗人的心里,这分明是一种寒秋。曾经做过中书令的诗人,此时被贬岳州,偶然遇到旧日的友人赵侍御,于是两人沽酒山亭,剧谈买醉。东逝的江水日夜奔流,远远的江心洲上,重重的草树如烟如雾。天际的轻云仿佛融成了一片,高飞的未名鸟掠过天宇。中流北归的飞舟,怎载得起诗人的惆怅!

此情此景,这样一种谪人沦落相遇、相怜的氛围,怎不令读者怦然心动,为之神伤! “赵侍御”即赵冬曦,是作者的友人,时“坐事流岳州”,和被贬岳州的作者同病相怜,声气相通,同样为“天涯沦落人”。读者所能感受到的是一种类似“秋”的萧瑟之气,有悲凉况味。作者虽然悲怅,却并不作凄绝儿女之态。胡应麟《诗薮》曾云: “唐初五言绝,子安(王勃) 诸作已入妙境。七言初变梁陈,音律未谐,韵度尚乏。……至张说《巴陵》之什,王翰《出塞》之吟,句格成就,渐入盛唐矣。”这里提到的《巴陵》诗,与此首《同赵侍御望归舟》同为诗人谪居岳州时作。《唐才子传》云:“(张说)晚谪岳阳,诗益凄婉,人谓得江山之助。”可见张说的七绝实为盛唐音之开端。七绝一体至张说而渐入佳境,原因就在于张说七绝骨气硬朗,虽写别怨,也于凄婉中露出俊健,不再是南朝梁陈的绮靡遗风。

此首《同赵侍御望归舟》,诗题重心在“望归舟”三字。作者避实就虚,没有从正面扣合题目,而是从侧面以 “暗渡陈仓”之法,一一破题,达到了“不言无不切”的艺术效果。诗的前两句,“对景兴起”,只用“迥迥”、“重重”四字,就自然而然地点中“望”字。接着又通过景语所作的势的铺垫,顺势导出下一句。在这一句中,诗人颇费苦心地选择了“高翥鸟”这一意象,一方面暗喻自己的高洁,另一方面又渲染出某种孤寂空寥的气氛,并呼应了前两句,构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意境。末句暗扣“归舟”两字,因作者为洛阳人氏,则北飞之船不用说就是归舟。至此,全诗戛然而止。能于常人不忍结束的高潮处结束,实在是作者的一种勇气。作为报答,这样的结尾收到了“语尽情不尽”的奇特效果,留给读者以无尽的回味,全诗因而更显气骨不凡。整篇只在最末一句点到“船”字,前三句虽不明写,却暗通消息,好比一枝出墙红杏,已泄露了一线春色。



上一篇:《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 王维 -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

下一篇:《月夜》 - 杜甫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