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 韩愈 -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作诗实写则易落板滞,空翻则自见灵动。翻腾之势愈空,题中之意愈透。但不能一味空翻,与题绝不相关,而近于浮泛也。唐诗中韩愈 《春雪》一首,可谓极空翻之能事矣。(刘公坡《学诗百法》)

【诗例】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解析】

“文似看山不喜平”,诗亦如此。平铺直叙,毫无生气,读来如同嚼蜡。韩愈的《春雪》采用“空翻题意”法来写,围绕春雪不断翻出新意,赋于春雪以生命和情感,将春雪写活。一首小诗,情感几波几折,耐人寻味。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这两句着意写春。随着新年的到来,人们盼望了整个冬天的新春也随之到来,但这时还没有盛开的鲜花。新年过后,跟着是初春二月的到来,在二月诗人惊喜地发现了春草的萌芽。这两句一抑一扬,抑扬顿挫,波澜起伏。人们盼望春天到来的情绪已酝酿了整个漫长的冬季,到此时已是何等的迫切,虽然新年标志着新春的到来,但仍没有鲜花。这句表达的是一种失望,焦急的心情,为抑。第二句为扬,虽也是说没有鲜花,但换了一个角度,这句表达的心情不是遗憾,而是一种按捺不住的欣喜。这句的“惊”字最耐人寻味,它所表达的不是吃惊与失望,而是诗人为见到这漫长冬季中孕育的草芽破土而出时的惊喜。虽然春天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这两句紧扣题中的“春”,写得跌宕起伏,飘逸洒脱。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两句紧扣题中的“雪”来写,把春雪写得美好而有灵性,饶有情趣。白雪嫌春色来得太迟,于是自己跑到庭院穿树飞花,装点春色。这两句有三层诗意空翻:第一层是翻因为果,本来初春时节,霜雪飞舞,正是“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故穿庭树”飞舞而来。第二层是翻人为物,怨春来迟,这是人的情感,作者赋于了没有情感的雪花以灵性,雪花似乎善解人意,故来欢天喜地,满院飞舞地装点春色。第三层是翻忧为喜,本来是大雪纷飞、春寒凛冽,怨春迟来,伤春无花,真正的春色未来,诗人不免有些怅惘,但这穿树飞庭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以雪“作飞花”的欢喜代替“未有芳华”的遗憾,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热闹。

韩愈《春雪》的成功,在于立意新颖,想象丰富,能于“春雪”的常景中翻出出人意表的新意,使此诗在同类题材中成为富有新意的佳作。正如刘公坡《学诗百法》中说的:“作诗实写则易落板滞,空翻则自见灵动。翻腾之势愈空,题中之意愈透。但不能一味空翻,与题绝不相关,而近于浮泛也。唐诗中韩愈《春雪》一首,可谓极空翻之能事矣。”



上一篇:《汴河亭》 - 许浑 -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下一篇:《送朱中舍游江东》 - 李嘉祐 - 孤城郭外送王孙,越水吴洲共尔论。野寺山边斜有径,渔家竹里半开门。青枫独映摇前浦,白鹭闲飞过远村。若到西陵征战处,不堪秋草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