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水龙吟》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吊陈莲峰提督化成阵殁吴淞口

海天独障狂澜,鸢飞欲堕愁无际。鼍梁乍驾,鹤轩何处?沙虫争避。大树思公,长城坏我,石衔填未?把纯钩欲试,唾壶频击,挥难尽、英雄泪。毕竟将军不死,跨长鲸、敌魂犹悸。金戈铁甲,云车风马,雷霆精锐。豹苦留皮,鸡羞断尾,有如江水。报馨香俎豆,泖峰同寿,壮乾坤气。

鸦片战争后期,英国海军攻陷定海、镇海、宁波等地,烧杀淫掠,无所不为。道光二十二年(1842)四月底,英舰进逼吴淞口,两江总督牛鉴求和,江南提督陈化成(字莲峰)主战。五月初八拂晓,英舰进攻吴淞炮台,化成麾军抗敌。其时牛鉴正统兵到小沙背,忽有炮弹在他左近爆炸,他骇极狂奔,丢靴弃帽,命小卒代之乘轿回城,自己则混在乱军中逃命。其时,化成在西炮台痛击敌军,负伤八处,仍手执红旗指挥。由于骤然孤立,腹背受敌,终至全军壮烈牺牲。

这首词悼念烈士,是一曲慷慨悲壮的英雄赞歌。

开篇石破天惊,展出一个动人魂魄的水战场面:空阔的大江怒浪翻腾,以吞天沃日之势奔涌而前。前方,一个巨大的身影,宛如巍巍山岳,屹立在江天深处,遏住迅猛的狂澜,激起万丈雪峰,声若惊雷。这巨人便是华夏民族的英杰——陈化成将军的光辉形象。词中习称大水为“海”,实指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的吴淞口。“狂澜”便是狂敌的象征。一个“独”字反映出孤军御侮、敌众我寡的恶劣局势,以及化成将军英勇无畏的战斗风貌。次句借用《后汉书·马援传》“仰见飞鸢,跕跕堕水中”语,以飞鹰惊恐欲坠,从侧面烘托战斗气氛的激烈;移情于物,赋予飞鸢以无限深愁。

“鼍梁”三句,用周穆王的两个传说。一见古本《竹书纪年》:“(穆王)征伐,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叱鼋、鼍(扬子鳄)以为梁。”(引见《文选·恨赋》唐李善注)一见《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这里借鳄鱼架桥度旅的奇谲景象制造惊人声势,以渲染祖国卫士的神威。又以微末的虫、沙比喻溃军,使之与“海天独障狂澜”的巨大形象成两极对比,褒贬自见。

春秋时卫懿公爱鹤,给以禄位和大夫的“轩车”(《左传·闵公二年》),词中将牛鉴比做乘“轩”的鹤。“何处”二字,讥他逃遁无踪,笔锋直指朝廷,发泄出作者对浊世怪态的愤慨。以上五句,用象征手法反映当时战况,对比强烈,爱憎分明。下面转为悲悼。

“大树”三句,以冯异的清标高格赞美化成;又将化成殉难比作倾塌了护国的长城,悲叹纵有精卫衔石也难填恨海。这里前后叠用两句问语,倍觉深沉有力、跌宕多姿。接着便自然地归结于词人把剑挥泪,击节悲吟,显得哀思无极、壮心不已。

过片陡然振起,接着又现惊涛,以天神的凛凛雄姿赋予国殇,但见将军御风凌云,挥霍八极,跨鲸挟浪,电扫海隅,统率精锐的神兵,金戈耀日,铁甲生辉,势如雷奔霆击,吓得敌军亡魂丧胆,望风披靡。正如《楚辞·九歌·国殇》所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在外患频仍的历史时期中,这正是民众普遍的心愿。

“豹苦”三句,叠用三典。《新五代史·王彦章传》:“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晋书·祖逖传》:祖逖北伐,“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借喻化成坚持大节,誓死不渝。

结末缴足“吊”字:以一瓣心香敬奠英灵,愿他的壮气与泖峰并存,使山河生色、寰宇增光。

上一篇:古诗词《水调歌头》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下一篇:古诗词《水调歌头》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水龙吟 古诗词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