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临江仙》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河山亭留别钦叔、裕之

谁识虎头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无路到公卿。萧萧茅屋下,白发老书生。  

邂逅对床逢二妙,挥毫落纸堪惊。他年联袂上蓬瀛。春风莲烛影,莫问此时情。

这首词作于金宣宗元光元年(1222)。据《中州集》卷十《辛愿传》,这一年,元好问(裕之)、李献能 (钦叔)在孟津(今属河南),辛愿自住地——福昌(今河南宜阳)西南的女几山到了孟津,过了几天,在孟津的河山亭,写了这首词,留别元、李二人。元好问亦赋《临江仙·孟津河山亭同钦叔赋寄希颜兄》。

词的上片感慨少年功名不遂。

第一句“谁识”,即以感慨出之。虎头峰在今河南巩县,那里离女几山不远,辛愿大约也在那里住过,故以“虎头峰下客” 自称。称客,因为辛愿祖上原为凤翔(今属陕西)人,是地地道道的外来户。“识”,不仅说认识,而且是说知道和了解。“谁识”,提出问题,实则为加倍肯定之意,意为已经没有人知道我、了解我了。作者长时期从事田间耕作,已经和农夫没有什么区别,农夫从表面上是认识不了他的。这就很自然地转入第二句。第二句中“少年”的概念,大体上接近于今天的青年。科举时代称科第为功名,这里所说的功名,不仅指科第,还包括了功业。作者在青年时代,有志于科举,有远大的抱负。

那么,作者为什么没有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呢?第三句作了回答。“清朝”,政治清明的朝廷(或朝代) 。金世宗大定(1161—1189)、金章宗明昌(1190—1195)及承安 (1196—1200)期间,当明曾号称盛世,也就是作者心目中的“清朝”。作者是元好问的老前辈。好问生于1190年。以长二十五岁来计算,那作者是赶上了大定,经历了明昌和承安的。作者认为他屡试不中,“无路到公卿”,不是时代不好,不能埋怨别的,只能怨自己时运不济。从自己这方面找原因,怨而不怒,十分令人同情。以下“萧萧”二句,补足第一句,形象地、真实地再现了自己的处境。“萧萧”,象声词。秋风吹着茅屋,发出了萧萧的声音,萧条冷落,萧瑟悲凉。今日的白发老书生,昔日的胸怀大志的青年,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

下片热情鼓励两位年轻诗人。

“邂逅”二句叙会面。“邂逅”,没有约定时间而相会,喜出望外。苏轼、苏辙兄弟多次用“对床”一词,叙兄弟二人同居一室对床夜话的亲密、友爱之情。作者这里用“对床”,不以长者自居,表示他同元、李二人和亲兄弟一般,亲密无间,十分器重他们,是真正的忘年交,显得非常亲切。历史上常常称两个同时代有很高才能的人为“二妙”。这里用来评价元、李二人,十分恰当。

“挥毫”句写二人的才能。毫而挥,写出用笔的气势; 纸而落,写出下笔的份量。挥毫落纸,或题诗,或作赋,或绘画,不拘一格。“堪”,能; “惊”,奇。二人才思的敏捷和才华的高妙,远远超出寻常辈流。“堪惊”,说明事实本身就是如此,不能不令人震动、折服。

“他年”句祝愿二人科场得意。“袂”,衣袖。“联袂”,携手。“蓬瀛”,蓬莱、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二神山;从前,人们用以比中高科后入翰林院,意为仿佛进入仙境。把这样美好的字眼,用在元、李这样才华出众的年轻人身上,渲染得体。

“春风”句祝愿二人仕途得意。“莲烛”,金莲烛,宫廷所用的蜡烛,烛台作金莲花状。唐朝的令狐绹为翰林院承旨,夜间与唐宣宗议事,议事完了,宣宗命令用莲烛送他还翰林院,在历史上传为佳话。作者热情希望元、李二人在温馨的春风中,得到和令狐绹一样的恩遇。作者还希望,当这种恩遇到来的时候,当踏着莲烛的投影一步步前进的时候,不要念及他个人此时此刻不如人意的景象因而悒悒不适。作者明白,在人生的道路上,一些人失意、失利、失败,一些人得意、满意、得志,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他跳出了狭隘的、世俗的圈子,比起同时代的读书人,看得远些,看得广些。这是难得可贵的。他对晚辈的祝愿也是真诚的。

上一篇:古诗词《谒金门》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下一篇:古诗词《凤栖梧》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临江仙 古诗词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