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声声慢》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内乡淅江上作

林间鸡犬,江上村墟,扁舟处处经过。袖里新诗,买断古木苍波。山中一花一草,也教留、老子婆娑。任人笑,甚风云气少,儿女情多。

不待求田问舍,被朝吟暮醉,惯得蹉跎。百尺高楼,更问平地如何。朝来斜风细雨,喜红尘、不到渔蓑。一尊酒,唤元龙、来听浩歌。

遗山于金哀宗正大四年至五年(1227—1228)曾官内乡令。从这首词题目“内乡淅江上作”看,无疑是此时所作。

这是首遣怀之作。上片写词人泛舟淅江所见美丽的自然风光,表露出词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发端用冲淡闲和的笔墨展示淅江沿岸优美动人的风物: “林间鸡犬,江上村墟。”画面安恬宁静。“扁舟处处经过”,化尺幅为千里,显出以上所写的幽美景致在江上随处可见。动中见静,愈加衬托出头两句所写境界的静谧。这几句乍看起来,似乎作者只是在作客观的、不动声色的摹写,而其主观情思几乎淡而不见。其实,这种“意境两忘,物我一体”的“无我之境”正显示出他对冲淡恬逸的平和之美的神往,这也是词人抒情的契机。“袖里新诗,买断古木苍波”,面对迷人的大自然,词人发出奇想,用所作新诗“买断”眼前的如画世界。着一“买”字,隐现出自然的绝美,也流露词人对自然的痴爱,活画出词人洒脱的骚客风采。下面几句,更进一层。“山中一花一草”,亦以词人为相知,留其“婆娑”观赏。着一“留”字,赋予自然以人情,饶有意趣。婆娑,原意为盘旋徘徊,这里为消闲疏散的样子。“任人笑,甚风云气少,儿女情多。”申述自己率真疏放的人生态度。作为封建士大夫,无意仕途经济,而留连花草,自然会惹人讥笑。而词人却毫不介意。以一“任”字,表明态度的执着; 用一“甚”字,突现其玩世不恭的狂态。如果说,词一开始,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词人并未能超脱直观感觉,侧重于描绘清幽淡远的自然景色,只是在字里行间渗透着词人淡泊和平的心境的话;那么,下片所展现的正是词人主观情思由淡转浓,由隐而显,由弱而强的心灵波动历程。

过片用的是陈元龙的典故。《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载,刘备与许汜在刘表处共论天下人,许汜谓“陈元龙(登)湖海之士,豪气不除。”言及自己去见陈登时,说陈登“无客主之意,久不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刘备对曰: “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王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如小人(自称)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遗山反用此典。“不待求田问舍,被朝吟暮醉,惯得蹉跎。”是说自己无意象许汜那样贪图个人生活的舒适而去“求田问舍”,只是习惯于靠着吟诗饮酒。蹉跎,虚度光阴,消磨岁月之意。“不待求田问舍”,“朝吟暮醉”,仿佛意在显示词人心胸旷达,实则隐含满腔愤懑。这是用陈登故事的第一层意思。“百尺高楼,更问平地如何”,意谓不管身处“百尺高楼”还是独卧“平地”,都不在自己考较之列。这是对传统立身处世准则的鄙弃,与上片相呼应,进一步表明自己对世俗嘲讽的漠然置之。这又是一层意思。“朝来斜风细雨,喜红尘、不到渔蓑。”化用张志和《渔歌子》词意,表明自己并不是想一生浪迹江湖,与世隔绝,做一自在的山野渔翁。这里,对自由闲适的隐遁生活的讴歌,只是为了表现词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洁人格。结穴“一尊酒,唤元龙、来听浩歌”,照应过片,用狂放调侃的口吻表明自己将在醉乡中寻求慰藉。它与《江城子》( “众人皆醉” )结尾“若见三闾凭寄语,尊有酒,可同倾”旨趣略同。醉乡,是词人由对自然的审美观照出发,经过内心的激烈反思后找到的唯一精神避所。这种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分明是对腐朽黑暗的金王朝绝望的表示,是作者不满现实的深刻反应。作品于回环往复咏叹中,荡漾着作者内心感情的潜流,极沉郁顿挫之致。

这首词写得沉着痛快,清新自然,可谓“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苏轼《和子由论书》),是对东坡词风的继承和发展。

上一篇:古诗词《迈陂塘》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下一篇:古诗词《青杏儿》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声声慢 古诗词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