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江城子》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东园牡丹盛开,二三子邀余饮花下。酒酣,即席赋之。

水南名品几时栽。映池台,待谁开。应为诗人,着意巧安排。调护正须宫样锦,遮丽日,障飞埃。

晓风吹绽瑞云堆。怨春回,要诗催。醉墨淋漓,随手洒琼瑰。归去不妨簪一朵,人也道,看花来。

暮春时分,正值牡丹争奇斗艳,作者应二三位诗朋好友的盛情相邀,来到东园饮酒赏花。酒酣之际,他在酒席之上便写下了这首《江城子》以应景。

对牡丹的赞美是全词的基调,因以“水南名品”引起下文。水南,地名。在河南洛阳附近; 名品,指牡丹。在牡丹王国里,历代一直赞颂洛阳的牡丹,认为洛阳牡丹“甲天下”。作者借洛阳牡丹来喻称东园牡丹,意谓此处牡丹堪与洛阳牡丹比美,这就点出了 “二三子邀余饮花下”的缘由。“映池台”四句,自问自答。牡丹不但是花中名品,且能通晓人意,在诗人们联袂而来赏玩时,它就有意识地开放了。这样写,就赋予了牡丹以人格,同以往写牡丹的许多名句(如唐代李正封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李白的“一枝红艳露凝香”,吴融的 “腻若裁云薄缀霜”等)之侧重牡丹外貌、香气的描写有所不同,而是着力从牡丹的风神着笔。牡丹这样能通人意,而且艳丽异常,自然要引起诗人的爱怜,希望能用宫中特制的锦缎(宫样锦)做成屏障,为牡丹遮住太阳,不让阳光曝晒,挡住飞尘,不让尘土侵袭。白居易《买花》诗云: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与此词意思相同。

过片继续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牡丹。“瑞云堆”,形容牡丹初开之时,象一堆彩云一般。上文说牡丹“应为诗人,着意巧安排”,是写专待诗人来到才开放,这里便写牡丹在晓风的吹拂下绽开了花朵。绽开的花朵仿佛在埋怨春天就要消逝了,生怕自己不能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充分展示自己美丽的容颜,所以希望诗人写诗相催,让自己瑞云般的花朵由绽开到迅速怒放。其实,这种想法正是出于诗人的主观愿望,不过托之牡丹自己的要求罢了。“醉墨”两句,顺流而下,点出写这首词的缘由,与题目中的“酒酣,即席赋之”相照应。因在“酒酣”之际所作,故云“醉墨淋漓”;“洒”与“淋漓”照应,“琼瑰”比喻美好的诗文,即指这首词。信笔写来,都成佳句,说明作者对自己的这首作品是十分得意的,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作者爱花情深,赏花情切。结尾三句,写赏花结束,即将归去。照理讲,本来已经无话可说,可是作者却笔底生澜,更写观之不足,簪花而归,这样别人就会说我不负春光,看过牡丹后才回来。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有“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之句,即此词之所本,不过一是看桃花,一是看牡丹罢了。

全词写诗人与二三好友东园观赏牡丹的全过程,在平实的叙述、描写之中,时见波澜起伏——或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活牡丹,或以痴情诗人的形象极写作者的怜香惜玉之情,都写得生动活泼,情调欢快。由于词中并无深意,也没有什么寄托,所以基本采取白描的手法,极少使用事典。

上一篇:古诗词《夺锦标》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下一篇:古诗词《沁园春》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江城子 古诗词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