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玉楼春》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白 莲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这首词见王夫之《鼓棹词》二集,可以推断是王夫之较晚年之作。这首词前边紧挨着还有一首《鹧鸪天》词,词题也是《白莲》。两首词意境很相似,说不定是一个题同时用两种词牌写的。以《鹧鸪天》末二句“鹿门漫作无情句,月冷风清欲坠时”,与这首《玉楼春》的末二句对照,可谓出自同一机杼。鹿门是汉庞德公和唐孟浩然隐居的地方;这首的“归魂”,也就是“归去来”之魂,可以解作是隐居石船山之隐喻,所以至少是写于先生入石船山之后。至于两首的末句写的几乎是同一的清空虚静境界。

这首词是咏物词,咏物词多数是有寄托的,不只是为咏物而咏物。那么这首词寄托的是什么呢?我们从作者的身世来看(参见小传),作者是明末遗民,有学问,有气节,参加过抗清活动,失败后,不肯为清朝作官,而深隐石船山不出,著书数百种以终。其一生的行为可以说是高洁的。词的主题是咏莲,一般莲花已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君子花; 这里又特别提出咏的是白莲,那就更显得质素与高洁了。从词的字里行间也可以体会到,咏的是物、是白莲,实际是自述、是自况。当然词里一字也没有说是自己,但每句都有自己的影子和灵魂在浮动。这就是艺术,是词的艺术。

现在我们来就词的本身作些欣赏分析。第一、二句点明了时间、季节、地点、环境和气氛。这是在清秋季节半月当空的夜里,月光照耀着的银色荷塘,看来还是有些风波的,所以月光在水中摇晃不定;当然这里也衬托出时代并不是很安定的。就在这种环境中,白色的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一片片翠绿的叶子慢慢地擎起,衬托着粉白色花朵,亭亭玉立于清露之中散发着馨香。后两句点到主题自身。关于“绿云”二字,古文中常用以形容美人发(如杜牧《阿房宫赋》: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或作“碧云”冉冉解,我认为这都太牵强了,不如就解作“绿叶”比较自然通顺。下片换头两句,更加深一层说,就在这秋风吹起湖波荡漾、荻花飘零的环境下,白莲仍旧坚守着自身的情操。檀心指白莲之蕊。后句意为在冷秋之晨,白莲洁心自守,随风低窥如镜似的清清湖水中自身的倒影。从本句及上面“绿云冉冉粉初匀”等句来看,作者是以物喻人,不失香草美人楚骚手法。至于如果有人要问她的归宿如何呢?她将像水碧天空清夜中的精灵那样,精神永在!最后两句是清空缥缈虚幻的境界,不能讲得太质实。其实我这样理解也未必正确;我在另一首词的赏析中说过,诗词主要还是靠读者自己去领会,揣摩出作者的意境所在。藉着词作桥梁把作者的感情传达给读者,而形成两极。词,这座桥能不能完成把作者的真情实感传达给读者的任务,那就是词的艺术性了。譬如有人说“问归魂”体现着作者的家国之感;如果在文艺逻辑上讲得通,也未尝不可,因为按作者的身世,他是会有这种感情的,但他是不是一定要在这里来表现,只有问作者自己了,别人只能就词来说话。

一般咏物词要贴切,但又不能质实,也和绘画艺术一样,要取似与不似之间的神似,自然为佳;要含蓄,忌直陈,特别不要说出题名; 要有寄托、寄性情,但也不要造作,牵强附会说大话。

这首词,我们从它的形象性格上、环境上看,应当说与主题是贴切的; 既有素描也有寄托,但无一字直出主题,更不说作者自身了,但我们却可以感到它无句不在写主题、写寄托,所以说它是首好词,也就是我们所要欣赏和学习的。

上一篇:古诗词《诉衷情》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下一篇:古诗词《鹧鸪天》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玉楼春 古诗词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