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陇头吟》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唐]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在盛唐诗坛,王维是以优美的山水诗而著称,然而,他也写过不少边塞诗,其中不乏名篇, 《陇头吟》就是代表作之一。
《陇头吟》属于乐府《横吹曲辞》。王维用乐府旧题写边塞题材,沉郁悲慨,含义深邃,在《乐府诗集》所收同题诗中是出类拔萃的佳作。
首二句用简洁的笔调,勾勒出一个逼真生动的画面:一位血气方刚的长安游侠少年,夜晚登上戍楼观察“太白” (金星)的星象。按古人的说法,太白星是主兵象的,可以根据它预测战争的吉凶和进程。画面的深层意蕴是很耐人寻味的。这位少年此时此刻也许正在渴望着能在边塞施展其雄心壮志,也许正憧憬着沙场立功、封侯受赏呢?三四两句,顺着少年的视觉转换,展示边地特有的景象。诗意也随着变化。陇山上的明月遥远地照着边关,荒凉的边塞传来了陇上士卒呜咽的笛声。笛声打破边地的寂静,显得更加空旷荒凉。一二句和三四句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对比鲜明。一个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一个抒发着悲凉的哀思;一个是幻想;一个是现实。
“行人”的笛声是抒发其绵绵不断的乡思,还是表达其不幸命运的哀怨?五六两句承接笛声而来,道出个中消息。 “关西老将”,《后汉书·虞诩传》记载的谚语说:“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这里指边地的老将。当他听到传来的笛声时;不由得停马细听,潸然泪下。幽怨的笛声叩响他的灵魂,幽怨的笛声引起了他不堪回首的往事。七八两句,叙述老将的身世和不幸命运。他“身经大小百余战”,出生入死,立过无数战功。 “麾下偏裨万户侯”,暗用李广的典故。 《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文帝对李广说: “如令子当高皇帝时,万户侯何足道哉”?然而就是这位名震匈奴的飞将军,虽身经百战,屡建奇功,非但不得封侯,还落了个自杀的下场。而他的部下,才能平庸者数十人都封了侯。关西老将的命运和李广的命运何其相似。在这荒凉的月夜,老将听着凄凉的笛声,怎会不眼泪纵横呢?老将心中无数的辛酸苦辣,戍楼上的少年又怎能够体味得出呢?老将是不幸的,而戍楼上雄心勃勃的少年,他的前途和命运又会如何呢?这是又一层对照,更发人深省。
人间到处有不平,关西老将的不幸遭遇是因何所致呢?诗人没有明言,而是思接千载,超越现实时空的局限,让思绪的翅膀自由飞翔在广阔的时空中,深刻反思这种悲剧的原因。如果说暗用李广的典故,反映关西老将不幸的命运,还是比较隐曲的话,诗人在结尾深刻地揭示了历史悲剧惊人的共性:当年的苏武,出使匈奴,餐毡食雪,北海边上持节牧羊十九年,符节上的旄头落尽,耿耿寸心,赤胆忠诚,历尽千辛万苦,回到汉朝,才做了个典属国(掌管民族交往的事务)。“才”、 “空”二字互相呼应,犀利有力,充满浓郁的感伤色彩,将历史和现实的悲剧联系起来,深刻地揭示出千百年来朝廷功过不分、奖赏不公的黑暗现实,唤起读者深刻的理性思考和遥深的历史感慨。
统观全诗,强烈的悲剧意识是贯穿全诗的主旨,诗人在短短十句中,运用高度凝炼的笔触,点出三层人物:初到边地的少年,久戍不归的陇上行人,身经百战的关西老将; 以及三个不同的场景:戍楼望月,月夜吹笛,驻马流泪。通过这些人物和典型画面的互相关联、对照,展现他们不同的感情世界、不同的命运和相互间的必然联系。今日的长安少年,难道不是不久的陇上行人,未来的关西老将吗?诗人没有一句直接针砭黑暗现实、揭示历史共同痼弊的话,而是通过这些形象的画面暗示,让人们去思索、体味其中的深远意味。
宋代张戒说: “盖摩诘古诗能道人心中事而不露筋骨。”(《岁寒堂诗话》卷上) 这首诗包蕴深厚,每一句都很耐人寻味。戍楼上望太白的少年,幻想、憧憬也许是很美好的,然而联系“陇上行人”、“关西老将”,当他们初戍边关时,也一定象长安少年一样充满无限向往吧。幼稚的长安少年呵,你此时幻想得越多,将来的失望也越多,辛酸的泪水也越多。沈德潜说:“少年看太白星,欲以立边功自命也。然老将百战不侯,苏武只邀薄赏,边功岂易立哉”! (《唐诗别裁集》卷五)此时少年不知此,则更可哀可叹!
诗人又特别善用反衬手法来揭示诗的意蕴,长安少年的未来命运是通过陇上行人和关西老将来揭示的。而陇上行人夜晚吹出的笛声,诗人也不着一字,而是通过关西老将驻马细听、眼泪汪汪来暗示其悲凉幽怨的。至于用苏武的典故来暗示关西老将不幸遭遇的原因,不但含蓄委婉,而且深化了全诗的主题。

上一篇:乐府诗《公无渡河》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下一篇:乐府诗《蜀道难》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陇头吟 乐府诗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