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是清朝政府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清朝建立全国政权后,厉行闭关政策。以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为界,大体可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清政府前期施行禁海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隔绝大陆与台湾郑氏抗清力量的交通,防范人民集聚海上。顺治时期,为了断绝东南沿海郑成功等抗清武装的物资供应,清廷严格实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水”,来华的外国商船,也只准驶泊澳门一地。康熙二十二年,清朝统一台湾后,清政府虽曾开放海禁,并于广州澳门、福建漳州、浙江宁波、江南云台山设立海关,作为对外通商的口岸,但后来由于英国等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廷又于1757年下令封闭其他海港,只准在广州一处通商,严厉实行闭关政策。后期闭关政策的目的是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在沿海各地“滋扰生事”,所以对外商以条规立法形式,严加限制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中实行商行制度,特许广州“十三行”垄断外商来华贸易。清政府只允许少数殷实富商设立“公行”,负责对外商进行进出口贸易,并代表清政府与洋商交涉。随着当时海上商业的发展,清朝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也日益严格。清朝的闭关自守,最突出的表现在乾隆、嘉庆时期。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是封建经济的产物。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人们彼此隔绝,在政治上自然产生闭关自守。此外,满洲统治者对汉族人民防范甚严,惧怕外国人支持汉人反抗清朝的统治。清政府闭关政策对于殖民者在中国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另一方面,却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阻碍作用,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性,使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滋长起来的进步的手工业生产得不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也使中国失去了学习外来先进技术的机会,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不明世界大势,而统治者更是闭目塞听,从而导致中国近代远远落后于西方。

上一篇:张格尔叛乱

下一篇:徐霞客游记


历史大事 历史大事件详细一览表 历史大事年表 历史大事编年表 历史大事件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