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是从巴黎经香港归国的。过香港时与胡汉民、廖仲恺等会晤,曾有人建议他留在广东活动。孙不同意,坚持前往沪、宁前方。他说:“沪、宁在前方,不以身当其冲,而退就粤中,以修战备,此为避难就易。……我若不至沪宁,则此一切对内对外大计主持,决非他人所能任。”又说:“今之大患即在无政府。”[1]
孙中山到达上海,受到上海人民的热烈欢迎。在到沪的当天,《民立报》即以《欢迎!欢迎!》为题发表专栏言论说:“先生归来,国基可定,新上海光复后一月,当以此日为最荣。”[2]
12月25日的早晨,上海外滩十六铺金利源码头上挤满了欢迎孙中山归来的群众,各国领事和外国记者也都赶来参加。“孙先生乘香港船入港,沪军都督府派建威兵轮……往吴淞口迎迓……”[3]当轮船接近码头尚未靠岸的时候,身着黑色西服的孙中山出现在轮船的上层,他脱帽高举右臂,面含微笑,向欢迎群众频频点首致意。船靠码头,刚一登岸,他就被众多的新闻记者包围了。记者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您这次带多少钱来?”(在孙未到上海时,中外各报皆纷传孙携有巨款回国,以助革命军。)孙中山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予不名一钱也,所带回者革命之精神耳!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4]孙的回答表现了一个革命家的气概,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人们。
在到达寓所后,孙又接见《民立报》记者说:“从前种种困难虽幸破除,而来日大难,尤甚于昔。今日非我同人持一真精神真力量以与此困难战,则过去之幸劳,将归于无效。”[5]这些话,也是语重心长的。
孙中山到上海后,立即和同盟会的一些主要负责人,紧张地讨论组织临时政府问题。在讨论中发生了分歧:孙中山主张采取总统制,不设总理;宋教仁则主张采取内阁制,设总理。孙中山认为:“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6]黄兴当即表示支持孙中山的意见。同盟会的要员们还决定先期分别向各省代表示意,选举孙为临时大总统;并由马君武著文在《民立报》披露[7]
孙中山回国,临时大总统之人选,已是众望所归,许多团体都纷纷致电南京各省代表:“请举孙中山先生为总统,以救国民。兆众一志,全体欢迎。”[8]在美洲的全体同盟会会员也致电《民立报》转各省代表说:“孙先生才、德、望,中外相孚,请举为总统,内慰舆望,外镇强邻。”[9]
12月29日,在南京的各省代表会(十七省,四十五人[10],华侨二名代表列席),开正式选举临时大总统会。首先,将头天夜晚预备会投票揭晓,计有候选资格者三人:孙中山、黎元洪、黄兴。然后分票于十七省代表,由议长按省份次序逐呼省名,依次投票。开票结果,孙文得十六票,黄兴得一票,孙以超过投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当选举结果揭晓时,“众呼中华共和万岁三声,是时音乐大作,在场军学各界互相祝贺,喜悦之情,达于极点”[11]
代表会立即作出决议:各省代表具签名书,交正副议长,到沪欢迎临时大总统来宁。在上海的孙中山得知当选消息后,立即复电南京各省代表,表示接受,他说:
光复中华,皆我军民之力,文孑身归国,毫发无功,竟承选举,何以克当?惟念北方未靖,民国初基,宏济艰难,凡我国民,具有责任。诸公不计功能,加文重大之服务,文敢不黾勉从国民之后,当克日赴宁就职,先此敬复[12]
与此同时,孙中山又致电各省都督说:
……今日代表选举,乃认文为公仆,自顾材力,诚无以当……[13]
以国家元首而自称“公仆”,充分显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和封建帝制的根本区别。对两三千年来一直受着“天子”、“君父”一类欺骗的中国人民来说,实在一新耳目。
当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的消息传出后,受到各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民立报》等报上,连续发表国内外各界各团体和各地群众的贺电。安徽各界代表及军民万人曾集会都督府庆贺;福州万人举行提灯游行[14]。南京的气象是:“宁垣军学各界自悉各省代表举定孙大总统后,均色舞眉飞,互相庆祝,所有各商铺居民无不预备香花灯烛,以争迎迓。总统府内,均用五色电灯,排成花样,其光采焕然一新,虽白叟黄童,无不共称中华民国万岁云。”[15]至于海外侨胞,则是“自总统选举以来,南洋、澳、欧美各地贺电,为日盈尺”[16]

上一篇:江西

下一篇:上海


民国历史 民国历史一览表 民国历史大事年表 民国历史大事记详细 民国历史大事件 中华民国史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