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政变,盛世才统治的确立


新疆在民国时期经历了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三个地方军阀的统治。盛世才于1930年进入新疆后,逐渐取得金树仁的信任,培植了一定的个人势力。1933年4月乘第一次“新变”之机,当上了新疆边防督办之职,继而经过与马仲英等的战争,并假借罪名诛戮异己,攫取新疆军政大权,于1934年5月确立了在新疆的统治,直到1944年9月被迫离开新疆。
盛世才(1897—1970),字晋庸,原名振甲,字德三,辽宁开原人。早年留学日本,进入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19年入韶关讲武堂,毕业后进入奉军,历任排长、连长等职。1924年二次东渡,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1927年赴南京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参谋本部第一厅第三科上校作战科长。盛不甘任此闲职,多方谋求升迁。1930年秋,受新疆省政府金树仁之聘入新。经过辽宁时,对其密友说:“此行乃破釜沉舟之举,有进无退,吾必远到边疆另创一局面。”[1]到新疆之初,只被委为督办公署参谋处中校参谋、上校参谋主任等闲职。他以韬光养晦、等待时机的策略,唯金之命是从,不久被委任为新疆军校战术总教官。他以军校为基础,培植个人势力。后来军校毕业生大都成为盛的心腹及军中的重要骨干。
1931年2月,爆发了在新疆历史上起重要作用的哈密事变,成为以后新疆政变的前奏。在此之前,金树仁政府借机对哈密维王领地实行改土归流,名义上要废除哈密的农奴制,但仍继续执行民族歧视政策,引起了维吾尔族农民的极大不满。1931年2月,哈密东部发生了小堡边防卡官连长张国琥,要强娶维吾尔姑娘的事件,诱发了小堡农民爆动。各地民众也相继起来驱逐当地官吏,建立反金的武装。前哈密王府侍卫队长和加尼牙孜和大都统尧乐博斯乘机率众掀起东疆暴动,是为哈密事件。
哈密事件首领和加尼牙孜虽然两次挫败省军的镇压,但其力量仍对付不了省军,于是决定联合甘肃地方军阀马仲英,共同推翻金树仁的省政府。1931年5月,马仲英率部入新,迅速攻占哈密的黄卢冈,击溃哈密外围的省军,进而威胁省城。金树仁派秘书长鲁效祖为东路剿匪司令,盛世才为参谋长,率军前往支援,与马仲英部战于奇台。金还急电驻伊犁师长张培元率队增援,并允许招募白俄退伍军人二百余人,组成一支“归化军”,率领来省。张培元旋改任为东路剿匪军司令,盛仍为参谋长。张、盛二人指挥省军和“归化军”与马仲英部在马塘激战,因盛指挥得宜,“归化军”军官巴品古特率领的骑兵三团作战得力,省军首获大胜,盛世才初次展其所长。继而张、盛率部深入南北山中与和加尼牙孜作战。马仲英因受腿伤,无心恋战,9月率部退回甘肃。
和加尼牙孜失去了马仲英的支援,战斗力锐减,转入山里等待时机。1932年7月,金树仁提升盛世才为东路剿匪军总指挥统率“归化军”,往剿和部。经过大小四十余次激战,攻破八大石山,摧毁和部主要根据地,迫和部逃亡外蒙。盛率部转战于吐鲁番和鄯善等地,被誉为常胜将军,进而掌握了更多的军权,一跃成为新疆拥兵号令的最高军事首脑。
哈密事变后,天山南北的民众纷纷响应,组织反省军武装暴动。南疆除喀什由省府控制外,和田、洛甫、于阗、皮山、叶城和泽普等地频频告急。整个新疆仅有北疆西部的伊犁、塔城稍微安定外,均已陷入大动荡中。自1933年1月末起,迪化(今乌鲁木齐)几乎成了一座死城,街上除军警和组织起来的宁城商民外,行人稀少,大多数商店关门停止营业。由金树仁与公安局开设的粮店,趁机提高粮价,谋取暴利,平时存粮不多的民众更是恐慌。省政府所能控制的地盘,只剩下迪化及以西数县,且完全处于被围的绝境,金树仁在新疆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1933年2月,马世明等率领反政府军包围迪化,城防司令白寿之无力反击,只得龟缩于城内。是月19日,马全禄联合各地维吾尔民众攻占了迪化西部夭魔山,不断地在迪化四郊进行骚扰和攻击,同省军互相炮击。迪化城内中炮三枚,形势十分危急。21日,马全禄又率维吾尔、回族民众千余人,攻占迪化西北的红山咀,驻守的省军全部被歼,并依山向城里开炮,同时攻打迪化北门外高地“一炮成功”(地名)。此时的迪化城中,终日枪声不断,炮声震断屋瓦。守城的军队仅有省军官及归化军一千多人。
1933年1月,马仲英率主力第二次入新。2月初攻占哈密及镇西。3月下旬,兵分两路,一路由尧乐博斯率部沿天山南路向迪化进攻;另一路沿木垒河、奇台西进。迪化已经危在旦夕,金树仁却毫无对策,他的统治已经无回天之力,终于酿成了新疆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新疆“四一二”政变,亦称“第一次新变”。
这次政变的策动者是金政府督办公署参谋长陈中和迪化县长陶明樾,参与者还有张馨、赵得寿、李笑天、李凤翔。据包尔汉回忆“四一二”政变原因时说:反金人士认为,“金政府再没有力量来维持他的权力了。这个政府如果被现在反抗它的武力推翻,至少乌鲁木齐(迪化)的汉族官民将同归于尽”。“如果金树仁政府的内部有人起来把金树仁赶走,或许可以缓和各地方反金政府的运动”。当然,发动者“不单纯是以发动政变来自救”,而是“还想通过政变来掌握政权”[2]。陈、陶等人派李凤翔、张得寿联合归化军充当政变的武装力量,决定政变时间定在4月12日。
12日晨,陶明樾、赵得寿假借操练为名,将参与政变的部队汇集各重要地区。下午1时,由巴品古特和安东诺夫分别率400名归化军充当政变先锋,突入东门,一部分直趋督署,一部分分头抢占各处城门。省军仓促应变,招架不及,城防司令白寿之、军务厅长金树信被活捉。当归化军打进督署三堂时,遭到卫队狙击,金树仁趁机携带家眷越墙而逃,后经昌吉、塔城,假道苏联逃亡内地,结束了他在新疆5年的军阀统治。
归化军控制了城内和南梁后,教育厅长刘文龙召集各界有声望人士及各法团代表在归化军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出席会议者有省教育厅长刘文龙、财政厅长朱瑞墀、迪化行政长李溶、新疆党务特派员宫碧澄等二十余人,决定成立临时维持委员会和临时军事委员会。推举刘文龙为临时,原东北民众救国军第十五旅旅长郑润成为临时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刘文龙即席提出了三项要求,自称这是约法三章:第一是保障全省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第二是保障金全家生命财产;第三是保护苏联领事馆。出席的人全体签名承认了”[3]
新疆发生了“四一二”政变,金树仁垮台,盛世才终于等到了“宏图大业”的机会。时盛世才正屯兵离迪化30里处的乌拉拜。政变者深知盛手中握有一定兵权,要保持政变成果,必须争取盛的支持,乃于政变当天派人向盛通报政变情况。与此同时,金树仁也急令盛火速回师迪化。此时此刻,盛已成为双方必争的举足轻重的人物。盛世才审时度势,决心倒戈反金,乃毅然回师迪化,在迪化东北制高点“一炮成功”处,按兵不动,拥兵观望。
4月12日午夜,金树仁调集杨正中部及白寿之部向归化军反击,在城内省军的接应下,向城中推进。4月13日,杨部反攻占优势,归化军逐渐无力支持,盛世才调转炮口,轰击杨正中部,与东北军郑润成部联合,在“一炮成功”击溃金反攻军,金树仁仓皇西逃昌吉。
4月14日,盛世才率部凯旋入城,随即参加刘文龙召开的临时委员会和临时军事委员会联席会议。盛命令其部队包围了会场,在会场周围及屋顶上架起机枪。会议在武力胁迫下进行,会上增选盛世才、阎毓善、张培元等人以及维吾尔、回、蒙古、哈萨克、锡伯等少数民族代表为临时省府委员。会上,原拟施行军事委员会制之议被压制,恢复督办制。郑润成本来就无意卷入新疆政治旋涡,且盛系东北同乡,政变时盛妻邱毓芳已与东北军达成协议,东北军许诺在夺权斗争中支持盛,故表示附议盛任督办。在武力震慑下,联席会议决定撤销临时军事委员会,推盛世才任新疆边防临时督办,陈中任督办公署参谋处长,陶明樾任省府秘书长,李笑天任航空处长。这样,盛世才依靠枪杆子取得了新疆的军政大权,登上“新疆王”的宝座。
盛世才初掌政权,新疆局势依然混乱。南北疆战乱尚未平息;和加尼牙孜还控制着鄯善、吐鲁番,迪化附近南山的马全禄等经常出没袭扰,迪化仍处于被围之中。盛为稳定局势,巩固既得的统治地位,一方面宣布施政纲领八条:实行民族平等;保障信教自由;澄清吏治;改良司法;整理财政;实施农村救济;扩充教育;推行自治[4],以求赢得各族人民的好感。另一方面拉拢各方人士,盗用民意,促使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定承认。4月15日,朱瑞墀、阎毓善等致电南京中央,称刘、盛二人“均系党国贤达,有功新疆,此次推举出于民众之意,理合电请中央准以任命,以顺舆情”。4月19日,省政府又派陈中假道苏联去南京报告政变经过,敦请中央及早任命省府、督办及各委员之职。
南京政府对新疆政变,因情况不明,只取静观局势变化的态度,同时也企图趁新疆局势未定之机打入新疆,实现对新疆的直接控制,故对新的致电请求,不作答复。
1933年4月20日,马仲英以南京政府正式任命的第三十六师师长名义,第二次率兵入新,迅速占领哈密、木垒河、奇台等地,声势大振。盛于5月26日率军五千余人迎战。
当盛、马两军相持之时,6月10日,南京政府参谋本部次长黄慕松率宣慰团来新“宣慰”,成员包括党务、民政、军事、建设、教育、宗教、交通运输等方面人才,在迪化设立宣慰使公署,准备从盛手中夺取对新的统治权。
黄刚入新,即向盛提出两条要求:(一)立即停止讨马军事行动,和平解决双方矛盾;(二)取消督办制,改组为军事委员会,仍以盛为委员长。盛世才岂肯将既得权力拱手交出,于6月10日与黄作短暂会晤后,即率东北军和归化军赴阜康迎战马军,14日马仲英不敌盛军,败退吐鲁番、鄯善一带。
盛世才击败马仲英后,实力增强。即于15日致电蒋介石,指责马助长新乱,涂炭东疆,现已被击溃,请蒋指示机宜[5]。不料蒋复电告盛:“一切新省善后,应秉黄宣慰使,勿懈勿骄”[6],仍必须一切听从黄的安排,这又进一步激起了盛对南京的抗拒心理。
当盛马激战之时,黄慕松在宣慰使公署与各方人士接触,听取刘文龙、吴蔼宸、马仲英代表杨清波及张培元代表徐文舫的汇报,并积极拉拢刘文龙、陈中、陈明樾、李笑天等,组成一个反盛核心。陶在新多年,成为黄的助手,日夕往来,策划南京政府如何在新疆立足,深得黄的信赖。陈、陶、李也私下密谋,酝酿取消督办制。这一切政治上的动向,被盛的耳目一一探清。当盛得到破译黄打给南京关于取消督办制以及如何控制新疆的密电后,决心下手解决心目中的内患,遂放弃追歼马仲英计划,于6月25日班师回迪化。次日,盛世才以在督办公署东花园召开紧急会议为名,请陶明樾、陈中、李笑天赴会。当陶、陈、李进入东花园的南便门时,被卫兵逮捕,盛不经审讯将三人枪杀,并在会上向大家宣布:“陶明樾、陈中、李笑天三人,阴谋推翻现政府,显有谋叛行为,业已置之于法。”[7]接着出示所谓陈中、李笑天秘密诱惑他部下卢、马两团叛变的信件,并表示不恋居高位,特向大家辞职,率部开赴塔城。临时省府刘文龙深感自危,亦表示恳辞。与会各委员见此紧张局面,不知所措,只有对盛、刘两位表示挽留。
是时,黄慕松已被软禁,迫于压力,不得不于6月28日呈请南京政府:“查临时督办盛世才,临时刘文龙,辛苦维持,业经数月”,请求南京政府早日宣布任命,“庶名位即正,责任更专,有裨时局,殊非浅鲜。伏祈鉴核,迅赐发表,以定人心”[8]。7月7日,国民政府致电刘、盛,表彰他们“维持秩序,巩固后方,平定叛乱之劳绩”,要他们“仰体中央意旨,共济时艰”[9],并于8月1日发布电令,任命盛世才为新疆省督办,刘文龙为新疆省政府,张培元为新疆省府委员、伊犁屯垦使及新编第八师师长。黄慕松摆脱“软禁”处境,于7月21日悄然东返。
1933年8月16日,南京政府派外交部长兼司法部长罗文幹入新视察,出席刘、盛就职宣誓典礼,行监誓之责。实际上罗这次入新的主要任务是:为南京政府造成有利于执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条件,当南京无力西顾的情况下,竭力促成盛世才、伊犁屯恳使张培元和马仲英三实力派的鼎足之势,以利南京待机控制新疆。
9月9日,罗文幹赴吐鲁番,调解盛马之争。马表面上接受调解,但拒绝赴迪化与盛会晤,于11日在吐鲁番举行就职典礼。盛对马此举大为不满,遂举行军事会议,指控马仲英“煽惑省军哗变”,“勾结回匪,分拢西路”,故不得不“率师出发”,“以张讨伐”[10]。罗文幹调解失败。
10月7日,罗在伊犁参加张培元就职典礼后,企图说服张培元对盛“捐弃成见,不计前嫌”,但张执意反对盛任督办。罗又一次调解不成,南京政府企图使新疆之实力派平衡牵制的政策至此完全破产。
盛世才继诛杀政变发动者之后,为实现独掌新疆军政大权,1933年10月以毒刑迫刘文龙的卫队长,诬供刘企图推翻现政府的罪名,将刘文龙软禁,捧出高龄的老官僚朱瑞墀为省,接着又以召开军事会议为名,借口东北军在达坂城与马仲英的作战中失利,当场以“临阵脱逃”罪名,将东北义勇军十五旅旅长郑润成、十七旅旅长应占彪、督署参谋长杨跃均等将领二十余人逮捕,并于后来秘密处死。东北义勇军余部从此也落入了盛的控制之下。只剩下张培元、马仲英两实力派,仍然威胁着图谋登上“新疆王”宝座的盛世才。
时张培元、马仲英在罗文幹从中斡旋下,结成反盛联盟。实力变化使盛处于劣势,陷入张、马东西夹击之中,局面十分危险。盛世才不得不放弃依仗南京政府以号令全疆的愿望,改走投靠苏联的一着。10月间,他派外交处长陈德立和航空队长姚雄去苏联争取军事援助,迈出了最终确立其统治新疆的重要一步。
1933年12月,张培元与马仲英相互策应,举兵反盛。张培元部属杨正中旅迅速攻占乌苏,进军绥来。当时盛在东面迎战马仲英,无法西顾,乃请苏联出兵援助。苏联政府立即派驻守边境的两个红军师团入新。苏联“塔尔巴哈台军”进入伊犁,很快攻占了惠远城张培元大本营。杨正中部在呼图壁被东北军刘斌部击败,张培元陷于苏联援军和东北军夹击之中,大势已去,自杀而亡。
1934年1月12日晚,马仲英率部强攻迪化三天便攻占了东门外机场和无线电台,盛世才孤军守城,形势十分危急。双方激战至2月3日,由塔城南下的苏联“阿尔泰军”赶到,以飞机、大炮的猛烈攻势,迫使马军撤出达坂城,败退南疆。6月,盛世才夺回喀什,马仲英遭重创后亡命苏联,其残部由马虎山率领退入和田。
当盛、马、张三派激战时,南疆也处于一片混乱局面。哈密事变后,南疆各地农民也纷纷起义,反对金树仁政府。1933年1月,马世明部攻打库车,当地马行行头维吾尔族铁木尔趁机起事,与马世明部联合攻占库车。不久,马世明部不费一弹一卒进驻阿克苏汉城(今属温宿县),铁木尔进入回城,拟继续南下攻喀什。
泛土耳其主义者(民族分裂主义者)穆罕默德·伊敏趁机在墨县暴动,攻下和田,自封为和田王,并推举从阿富汗、印度留学归来的学者沙比提大毛拉为领袖。5月2日,伊敏、铁木尔与喀什驻军乌斯满暗中联合,攻下喀什汉回两城。8月以后,铁木尔被马占仓伏兵所杀;沙比提与铁木尔残部联合击败马占仓;伊敏又借机吞并了乌斯满的势力,推举沙比提组织南疆独立政府。沙比提勾结在维吾尔族中有声望和势力的和加尼牙孜在英帝国主义的策动下,于1933年11月12日成立“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推选和加尼牙孜为总统,沙比提大毛拉自任国务总理,定喀什为首都。
1934年2月6日,马仲英部马世明进军喀什,双方在阿图什血战。和加尼牙孜的部队不敌马世明部的猛攻,逃入山区,转往英吉沙。喀什落入马仲英的手里,“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随之崩溃。1934年7月,马虎山部退往和田,“和田王”企图抵制而被击败,“和田王”伊敏逃亡印度。
和加尼牙孜在英吉沙接受盛世才条件,回省城任新疆省副,随从和归顺的人员均被委任为高级官吏,盛同意和加尼牙孜的主要部队留在南疆。盛如此安排和加尼牙孜,对稳定新疆局面,巩固盛政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至此,盛世才借助苏联援军消灭了张培元,赶走了马仲英;借助反对派内部矛盾消灭了“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招安了和加尼牙孜,终于实现了全疆的统一,稳住了“新疆王”的宝座;新疆已完全置于盛世才统治之下。1934年8月1日,盛世才在迪化举行盛大集会,宣布新疆战乱结束,把8月1日定为“新疆和平统一纪念日”。

上一篇:国民政府的武力讨伐和福建事变的失败

下一篇:蒋介石总揽兵权,控制全局


民国历史 民国历史一览表 民国历史大事年表 民国历史大事记详细 民国历史大事件 中华民国史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