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出处】《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②。
山随平野尽③,江入大荒流④。
月下飞天镜⑤,云生结海楼⑥。
仍怜故乡水⑦,万里送行舟。
【注释】①这首诗是李白刚离蜀中为赠给送别的朋友而 作,诗中描写了荆门山于平野之中突兀而起的 险要形势。②楚国: 指今湖北,春秋战国时属 楚国。③“山随”句: 自荆门山以东,地势平坦。 ④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⑤“月下”句:形容月 轮映入江水,好象镜子从天空飞下。⑥海楼: 即 海市蜃楼。⑦怜: 爱,一作“连”。
【解题】
此诗作于开元十二年(724)秋,时李白初出蜀沿江东下过荆门。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为战国时楚国西边门户,亦为楚蜀交界。蜀中诸山,至此不复见。题中“送别”二字为衍文,沈德潜《唐诗别裁》云:“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诗中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抒发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是一首色彩明丽、风姿秀逸而又格律工稳、对仗精切的早年五律佳构。颔联二句状荆门平野山尽、江流壮阔之景,历来脍炙人口,与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对读,“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王琦注引丁龙友语),皆“适与手会”(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
【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十二年(724)秋天,时李白初出蜀沿江东下。诗中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抒发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状荆门平野山尽,江流壮阔之景,历来脍炙人口,与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对读,“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王琦注引丁龙友语)皆“适兴手会”(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相对峙。


上一篇: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下一篇: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