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文王有声》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文王烝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
筑城伊淢,作丰伊匹。匪棘其欲,遹迨来孝。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维丰之恒。四方攸同,王后维翰。王后烝哉!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
镐京辟垣。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烝哉!
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

《序》云:“《文王有声》,继伐也。武王能广文王之声,卒其伐功也。”《郑笺》云:“继伐者,文王伐崇,武王伐纣。”由此可见,《文王有声》叙述了文王伐崇以后建都丰邑,武王灭纣以后建都镐京,周初开国君主所干的这两件大事。全诗共分八章,每章五句。前四章说文王作丰邑,首重在“遹追来孝” (按: 根据王引之的说法,“来”即“往”,“孝”则为美德之通称,那么此句意即“上追前世之美德”,遹: 语助词)。后四章叙武王作镐京,首重在“治厥孙谋” (意为留给子孙以良好的谋略)。丰水之西为丰邑,丰水之东为镐京,周王朝的京城由丰邑向东迁至镐京,正说明了“继伐”的含义。
第一章一开头,就说“文王有声” (声即好名声),这种好名声何在呢?“遹求厥宁,遹观厥成”,原来文王为了求得天下安宁而建立了不世的功业。有前因方有后果,以见文王拯救天下苍生之德,所以作者自然而然地发出“文王烝哉” (烝即美) 的感叹了。这不世的功业,自然是“武功”,于是转入第二章,古人相信天命,认为文王既然能够“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 (于崇,为商未两个国名。) 那么一定是接受了天命 (天的意志),于是又情不自禁地赞叹道:“文王烝哉”。第三章单述“作邑于丰”。“筑城伊淢,作丰伊匹(“伊”即“为”,“邘”通“洫”即护城河,“匹”当作“兒”即古“貌”字,借为庙。从高亨之说) 说的是文王在“丰”这个地方构筑城墙,开挖护城河,还把宗庙迁到这里。文王之所以这么做,难道是为了逞自己的私欲吗?不是,而是“匪棘其欲(《礼记·礼器》引作“匪革其猷”,即“不改祖先之道”一从高亨说),遹迨来孝”——不改祖先之道,上追先代之德,这在上古被看成最高尚的品德,文王不但这样做了,并且将祖先之道发扬光大,所以作者又赞叹道“王后烝哉! ” (王后即君主,亦即文王) 文王的功德,不仅仅表现在这里,第四章写道:“王公伊濯,维丰之垣“ (伊,是也,濯,借为耀,光辉也),竟即文王的公侯是丰京的垣墙屏藩,那是因为文王之德,感召天下,使远近诸侯纷纷来归,故曰:“四方攸同” (攸,乃也。同,统一),文王与诸侯的关系,这时就如同树干与树枝的关系一样 (翰,借为干),文王真是了不起呀 (王后烝哉)!
前四章,歌颂文王的功绩,史载,文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所以灭殷建立周王朝,只是时间的问题了。诗到第五章就紧接首写武王的功绩:“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四方攸同,皇王维辟 (辟,君也) 那滔滔的丰水,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这是大禹当年的功绩呀。如今,我大周的国土也象丰水一样向东扩展,直至混同海内,统一四方,我们的武王做了天下的“共主”,这功绩大约也可以与大禹当年媲美吧! 武王真是伟大啊 (皇王烝哉)! 武王把京城从丰邑迁到镐京,在那里建立起接受四方朝贡的“辟雍” (宫名),至此,四面八方莫不宾服于周王朝(“无思不服”,思为语助词),“皇王烝哉”! 第七章叙述武王占卜定都之事,结果定都镐京。第八章说的是,武王之所以选择镐京为都城,选择丰水流域作为根本之地,是因为他看到了丰水两岸土地肥沃(“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芑,粱类,仕,读为士。《尔雅》:“士,察。”) 三、四句是说武王给其子孙留下了远大的谋略,让他们用这个来保护自己。
本诗从内容上来说,不仅仅是歌颂了周代两个开国君主的功业,而且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历史,可以说是“史诗”,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然而,作品更重要的却不在此,而在它的高超的艺术成就。
首先,本诗在虚实安排上有其独到之处,诗的前四章写文王,后四章写武王,看似平均用力,实则写文王为主,写武王为宾,诗中说“文王受命,有此武功; 既伐于崇,作邑于丰,文王烝哉!”而记载武王武功却少,而且武王之所以统一,其形势在文王时即已形成,只不过武王“卒伐其功”而已,故明写武王,实则暗写文王。《诗切》云: 大雅诸什,多歌颂文王,从此篇中,即可看出。由写文王到写武王,承结得极其自然,不露痕迹。正如陈子展《诗经直解》云:“王章言丰水东注,维禹之绩,殆以丰水作为丰镐两京枢纽……不言西而言东,道出镐京,了无痕迹。”此外,诗中遣词用句,力求整炼中见变化,首尾二章,直称文王、武王,中间四章称文王为王后,称武王为皇后,庶几不使称乎重复,而且显得灵活多变。每章末句用“烝哉”二字作结,不仅在结构上起到整饰规范,有条不紊的作用,而且在音韵上也是一气贯注,回环往复,读之使回肠荡气,起到一皆三叹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那史诗般的宏伟气势,仿佛能使时光倒流,让我们去亲自领略文王武王建功立业的赫赫威势。
此诗对后代诗人如曹植、李白、杜甫等人影响很大,我们从《赠白马王彪》、《蜀道难》《同州七歌》等中就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的痕迹。

上一篇:《诗经》-《荡》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下一篇:《诗经》-《假乐》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诗经 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