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壹 《非草书》 的批评意向


《非草书》是第一篇确凿无疑的书法批评专文,《法书要录》、《书苑菁华》和《全后汉文》等均载此文。其文风如其 《刺世疾邪赋》一样,极具批评锋芒,辛辣而不晦,直言而忠恳。他批评的意向有两个方面:草书不是“弘道兴世”之学; 时人效颦竞习草书,既无补名教又违背了“草书本末”。锋芒所指,一为草书本体,一为士人世风。
汉末,士人竞习草书,追踪杜度、崔瑗、张芝,达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赵壹对此文化现象作了淋漓尽致的描述:“……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䚡出血,犹不休辍。”他大声疾呼: 这是 “背经而趋俗!”然后对“草书本末”和士人的文化使命作了详尽的分析。他认为士人的文化使命是“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兴至德之和睦,宏大伦之玄清”,“穷可以守身遗名,达可以尊主致平”。而草书,“盖伎艺之细者耳”,“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圣人所造”,“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讲试,……”。总之,士人即使善草书也无助于从政、而不善草书也无损于济世之志。一句话,士人的文化使命“大”,而草书的文化功能“小”,两者之间不该产生如世风所呈的那种紧密关系。
这一批评,在当时是正确的,符合儒学的济世思想。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说:“书学小道,初非急务。”从表面上看,赵壹的批评带有尊道废艺的倾向,其实他的批评不仅指责士人荒废了道学,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 “草本易而速,今反难而迟,失指多矣”。也就是说那些人们虽热衷于草书,却不懂得草书,其习书方法和认识违背了草书“易而速”的个性特征。那些人们不仅违背了草书的个性特征,还违背了自己的个性,迷醉于杜、崔、张,而“失节匍匐”,效颦西施,丧失了个性,也就 “无益于工拙”。只有深谙草书本体和艺理者,才能评得如此深刻而一言击中要害。

上一篇:许慎和 《说文解字》

下一篇:《说文解字·叙》的文化内涵


书法 书法名作鉴赏 书法知识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