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汝谐《题盱眙第一山》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郑汝谐《题盱眙第一山》

忍耻包羞事北庭,奚奴得意管逢迎。

燕山有石无人勒,却向都梁记姓名。

【注释】 ①盱眙:在今江苏省。第一山:在盱眙县内。《齐东野语》:“南北通和时,聘使往来,旁午于道。凡过盱眙,例游第一山,酌玻瓈泉,题诗石壁,以纪岁月,遂成故事,镌刻题石几满。绍兴癸丑,国信使郑汝谐一诗,可谓知言矣。” ②奚奴:指奴仆。这里指北方金国的仆役。③燕山:山名。东汉窦宪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纪功,命班固作燕然山铭,省称《燕山铭》。勒:雕刻。都梁:山名,在江苏盱眙县东南五十里,山有都梁香草(即兰草),因以为名,此处似即指第一山。

【译文】 忍着耻辱,含着羞愧,从这里出使侍奉金庭,外族的那些奴婢们得意洋洋地管待逢迎。北方的燕然山,没有人能在上面勒石纪功,却跑到这里来,在这都梁山上记下自己的姓名。

【总案】 这首诗生动细致地刻画了南宋一些爱国官员的心态。他们具有民族的尊严感,不愿低声下气地侍奉金国,却又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出使金国;他们希望能击败敌人,如窦宪般勒石燕然山,却又只能在盱眙都梁山上题诗石壁。羞愧、耻辱之感涌上心来,却又无可奈何。所以《齐东野语》说:“绍兴癸丑(1133),国信使郑汝谐一诗,可谓知言矣。”



上一篇:晏几道《与郑介夫》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下一篇:刘季孙《题饶州酒务厅屏》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