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汝谐《题盱眙第一山》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郑汝谐《题盱眙第一山》
忍耻包羞事北庭,奚奴得意管逢迎。②
燕山有石无人勒,却向都梁记姓名。③
【注释】 ①盱眙:在今江苏省。第一山:在盱眙县内。《齐东野语》:“南北通和时,聘使往来,旁午于道。凡过盱眙,例游第一山,酌玻瓈泉,题诗石壁,以纪岁月,遂成故事,镌刻题石几满。绍兴癸丑,国信使郑汝谐一诗,可谓知言矣。” ②奚奴:指奴仆。这里指北方金国的仆役。③燕山:山名。东汉窦宪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纪功,命班固作燕然山铭,省称《燕山铭》。勒:雕刻。都梁:山名,在江苏盱眙县东南五十里,山有都梁香草(即兰草),因以为名,此处似即指第一山。
【译文】 忍着耻辱,含着羞愧,从这里出使侍奉金庭,外族的那些奴婢们得意洋洋地管待逢迎。北方的燕然山,没有人能在上面勒石纪功,却跑到这里来,在这都梁山上记下自己的姓名。
【总案】 这首诗生动细致地刻画了南宋一些爱国官员的心态。他们具有民族的尊严感,不愿低声下气地侍奉金国,却又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出使金国;他们希望能击败敌人,如窦宪般勒石燕然山,却又只能在盱眙都梁山上题诗石壁。羞愧、耻辱之感涌上心来,却又无可奈何。所以《齐东野语》说:“绍兴癸丑(1133),国信使郑汝谐一诗,可谓知言矣。”
黄大受《江行万里图》注释、翻译
章甫《湖上吟》注释、翻译、鉴赏
舒亶《湖心寺偶书》注释、翻译、
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一、其三
黎廷瑞《湖上夜坐二首》注释、翻
洪咨夔《狐鼠》注释、翻译、鉴赏
姜夔《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注释
某尼《江阴浮远堂》注释、翻译、
汪莘《湖上早秋偶兴》注释、翻译
吴璋《环溪夜坐》注释、翻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