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此诗题为《泗州东城晚望》,未入诗,先为“望”字作了特定环境的交待。泗州,故址在江苏盱眙县东北淮水边,康熙时,沉入洪泽湖。诗中所写之景为傍晚时登泗州城远眺所见的特有景色。

起句“渺渺孤城白水环”,诗人登上东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江淮水,环城而过。因为时已傍晚,一片茫茫白水围绕中的泗州,似乎成了一座孤城。“城”冠以“孤”,“水”冠以“白”,更用“渺渺”二字总领全句,形成一幅清肃素朴的一幅古城风貌图。第二句“舳舻人语夕霏间”。“舳舻”,泛指船。在白水之上,暮霭之中,片片行舟中阵阵人语嘈切。水上船行,船上人语,原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情景,但由于有“夕霏间”三字烘托,立时使江上景色洋溢着一派朦胧而别具情趣的韵味。以上两句都是写泗州城外景,首句是登城远眺所见,以一湾白水环城勾勒出泗州城的地理环境,从大处下笔。第二句俯瞰江面,以傍晚雾气中的船行人语,与白水相映托,从小处着墨。二者相互补衬,使临水古城既具特色,更具诗意。

第三句“林梢一抹青如画”,描绘的是在将晚的余辉里,在远处绿树梢头,呈现出的一抹青山如画的美景。“一抹”二字用得极巧妙,似乎说这美景是画家在灵感来到时不经意涂抹出来的。第四句“应是淮流转处山”,紧承上句,而且呼应一、二两句。这里的“山”,正是上句“林梢一抹”的地方。泗州城的地理特色是“渺渺孤城白水环”,诗即以环城的白水为中心着力描写。第一句是江白城孤,第二句即以船行人语相点染,第三句又以淮水转弯处青山相衬托。滔滔长流,环城而过,极目淮水,在尽头处只见林梢间一抹,青色如画。至第四句转用虚笔。“应是淮流转处山”,看似诗人对“林梢一抹”处的判断,实际上笔意所注不在地理形势,而是为起句所描写的“孤城白水”添胜。环城白水有“舳舻人语夕霏间”作点缀,毕竟稍欠单调,有了第三句的铺写和第四句的点明,则淮水下游孤城白水间的黄昏景色就清美调和,错落有致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