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化


外国文化

因三相

古因明把因支正确与否归纳为9种因素,旧称“九句因”。这九句因反过来又成了检查因支在形式上正与不正的手段。在判断一个因正确与否时,是从因与同品,异品的关系上着眼的。什么是“同品”呢?所谓“同品”(sap...

那先答难

“那先答难”讲的是那先比丘解答弥兰陀国王提出的种种问题。这则故事源于《那先比丘经》(又称《弥兰陀问经》)。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当时佛教已经传入希腊人统治的大夏,即巴克特里亚,其领域是北...

倒难与堕负

倒难与堕负是正理论16个议题中的两个。而十六议题讲的是辩论技巧和规则。印度古时辩论之风风靡全印,而辩论必然要有胜负之分。这就要求有一套辩论的方法和规则加以应用和遵循。于是为适应辩论需要的正理论便应运而...

声常不逝

“声常不逝”是印度“声常论”的主张。这种主张与我们日常生活经验是对立的,然而,主张声常论者却有他们独到的见解和论证。这对于惯于用西方逻辑思维的人说来,读读它,于理于趣不无裨益。 主张“声常论”者有弥曼...

复杂的印度教

印度是个古老的国家,它具有5 000年的悠久历史。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前,这里的原始土著达罗毗荼人就创造了先进的文化,有了崇拜自然的原始信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一支雅利安人开始由中亚进入印度西北...

八不说

已如前述,中观派的“万法皆空”说的理论基础是相对主义。他们注意到了相对性这一宇宙的普遍法则。在他们看来,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依存的关系中,考察一个对象必须有对比和参照,排除了对比和参照这个对象就缺乏任何...

印度的霍利节

霍利节是印度教的四大节日之一,从平民百姓,到政府官员,举国上下,都热烈庆祝。庆祝的方式城乡有别,各地也不完全一样。但对节日的重视,尽情的欢乐,这一点是共同的。人们大多在节日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就着手准备,...

杀即非杀

在印度哲学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戒杀和杀。前者以佛教和耆那教的主张最为重要;后者以《薄伽梵歌》和六师中的婆古陀·伽旃延的观点最为显著。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后两者崇尚屠杀的理论根据却是“杀即非杀”。 ...

印度的杜尔迦节

杜尔迦节是拜杜尔迦女神的节日,它是印度教的主要节日之一,也是西孟加拉邦人最大的节日。在印度,当酷暑过去,阴雨连绵的雨季结束,就有一个风和日丽、不冷不热的季节来临,那就是秋季。阳历10月,百花争艳,芬芳...

以叶刎颈

龙猛(Nāgārjuna,约2世纪)又译“龙树”、“龙胜”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创始人,理论家,佛教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据称他是南印度人,婆罗门种姓。自幼聪慧好学,青年时即成婆罗门教大学问家。他对“世学...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末页 10100


养生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知识 初三作文 初中年级单元作文 小学作文大全 初中作文 初中写人作文 初中分类作文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