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冷艳伴孤忠


梅花岭在扬州城北广储门外城壕北岸,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修浚城壕时掘出的淤泥堆成。后人们在此植梅数百株,每当花开,土岭便淹没在梅海中,故称梅花岭。明末,与扬州共存亡的抗清英雄史可法,曾留下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殉难后,因其尸遍寻不得,副将史德威葬其衣冠于此。清乾隆年间,清廷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给史可法加上“忠正”谥号,并在岭侧建祠祀奉。
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大兴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南京南明政权建立后,史可法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衔统率军队,驻扎扬州,组织抗清。但当时奸臣当道,处处掣肘,史可法无法完全掌握军队,在困难中苦苦支撑。顺治二年(1645)四月十五日,清军围困扬州,史可法仅以亲兵四千人坚守孤城十日。城陷之前,史可法早知道颓局难挽,立志以身殉国,于四月二十一日给家里人写了一封遗书云:“北兵于十八日围扬城,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法早晚必死,不知夫人肯随我去否?如此世界,生亦无益,不如早早决断也!”据全祖望《梅花岭记》载,史可法并“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史可法)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刃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
史可法殉难后,众说纷纭。“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洪承畴曾为明将督师松山,兵败降清,明崇祯皇帝以为他已殉国而哭祭过他,故有“承畴大恚”之句。史公英名威赫,可见一斑。
史可法衣冠冢,墓周有矮墙回护,墓前有砖砌牌坊,墓碑镌楷书“明督师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之墓”。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史阁部祠”,正殿现为“史可法纪念馆”。祠内曾有不少缅怀史可法的楹联。如:“时局类残棋,杨柳边城悬落日;衣冠复古处,梅花冷艳伴孤忠。”“殉社稷,只江北孤臣,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杯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墓前亦有联:“万点梅花,尽是孤忠血泪;一抔故土,还留胜国衣冠。”
今人也留不少墨迹。郭沫若有联:“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邓拓有诗:“烽火扬州创痛深,千秋死节壮军心。生刍一束梅花岭,莫洒英雄泪满襟。”吴晗亦有诗:“马阮鸱张国已倾,独倡忠义守孤城。时穷节见真男子,十日扬州共死生。”

上一篇:吴越沧桑

下一篇:文萃之邦


山水 山水文化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