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浮碧玉


焦山位于镇江市区东北的长江中,高71米,周约2000米。古称“浮玉山”,因满山苍松翠竹,远望如碧玉浮江而得名;又称“樵山”(或“谯山”),因山上遍长竹木茅草,偶尔有一些渔民泊山避风时砍些柴草烧火煮饭而顺口称之。相传东汉处士焦光隐居于此,三诏不出,故名“焦山”。山上峭壁嵯峨,树木葱茏,素以古寺、石碑出名,定慧寺为山中寺庵最大者。
渔夫系荷叶 贤妻泪成山
民间相传,焦山原称荷叶山,像一张荷叶在江面上漂流。江上渔民风里来雨里去,非常希望荷叶山能定下来,有个避风之所。一天,天气闷热,一个渔夫在水下游泳,忽然碰到两根粗梗子,下面的梗子生在泥里,上面的梗子顶上有盖。他一时好奇,就把两根梗子搭在一起,解下腰间的带子扎在一块。谁知这一来,那荷叶山忽然稳住了。渔夫这才明白,荷叶梗就是荷叶山的下半截。但到了深秋,荷叶山又摇摇晃晃了,渔夫对妻子说:“恐怕我那根带子短,没把荷叶梗扣牢靠。”就拿来一根又长又结实的丝带子,又钻进水里了。谁知突然北风怒吼,寒气袭人,长江冻起来了。丈夫在水底一概不知,他扎好带子又试着摇摇,荷叶梗扣得又牢固又结实,才往江面上浮,江上却像有盖子一样盖得死死的,怎么也钻不出。过了好久好久,长江才开冻了。他赶紧浮到江面上,一看,妻子在岸上等他,冻成冰人了。他嚎啕大哭一场,又钻到江里,紧紧抓住扣在一起的荷叶梗,荷叶山就永远不动了。如今,焦山的北边还有两座小山,高的一座叫贤妻山,矮的一座叫眼泪山。
焦光拒三诏 陆游志未酬
焦山上,有三诏洞,为宋真宗所立。焦光隐居此山三诏不出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征聘各地隐士入朝。隐居镇江樵山的河东焦光有才有德,不愿入朝。渔民船户送给他一把斧头,他就在这里砍柴度日。钦差来到樵山寻找焦光,只见几个衣衫破烂的人在林中砍柴,于是回京复旨说没有找到。皇帝不高兴,要钦差再找。钦差在樵山半山腰一个山洞里,看见一个老头正坐在石床看书,就大声问道:“你是焦光吗?”老头木木痴痴,先指指耳朵,又指指嘴巴,表示自己又聋又哑。钦差只好让他看诏书。他看罢用细木棍在地上写道:“我非焦光,乃为焦先,别处访问;我非隐士,乃为苦力,不会做官。”钦差本来看他不像个人物,就又回京复旨了。皇帝听了说:“此人肯定是焦光,装聋作哑,改了名字不改姓。不管他是焦光还是焦先,把他抓来再说!”钦差带着一队兵丁第三次来到樵山。这时,焦光已离开原来山洞,在江滩边用竹子搭了个又矮又小的茅草棚,外面再用泥巴一涂,像个蜗牛壳子,焦光干脆称它为“蜗牛庐”。官兵上山以后,在山洞里找不到焦光,看见蜗牛庐,只当一个烂泥堆。他们回京复旨:“隐士焦光已不在樵山。”皇帝只好作罢。
到了严冬,蜗牛庐给雪盖住,焦光又另找一处避风的地方藏身去了。后来,庐里冒出冬笋,长出青嫩的小竹竿。人们纷纷相告:“青竹是条龙,焦老成仙了。”宋时,宋真宗夜梦一老人自称焦光,献上几粒龙虎仙丹。宋真宗醒后,下诏敕封焦光为“灵应真人”,住过的山洞挂匾题名“三诏洞”,登过的山顶赐名“焦仙岭”。
焦山西麓有一处摩崖石刻,是陆游的“焦山题名”:“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仲、韩无咎隆兴甲申闰月二十九日踏雪观《瘗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归。明年二月壬午,圜禅师刻之石。务观书。”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曾三到镇江,这处题名刻于他隆兴二年(1164)第一次来镇江时。这以前因参与主战派的活动被调任镇江府通判。虽遭受打击,但他认识到镇江面临抗金前线,是一个有为之地,政治抱负未已。这时,刚恢复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职权的主战派大臣张浚奉命巡视江淮,经过镇江,陆游“无日不相从”,常与张浚共商抗金大计。但不久张浚又被解职,且死于归途,陆游异常悲痛,倍感寂寞。所幸这年十一月,陆游知己韩元吉(无咎)因调任江西而来镇江探亲。陆游欣喜若狂,在一个雪后初晴的日子里,邀何德器、张玉仲等诗友陪韩元吉游览焦山。陆游为此游亲笔题字,圜禅师刻于石壁,保留至今。
陆游第二次来镇江是在乾道六年(1170)六月赴夔州通判任途中。因到后方任职,陆游心情抑郁。经过镇江,泊船小住。金山寺长老宝印,将他接到金山寺下榻。
陆游第三次来镇江是淳熙五年(1178)自蜀东返。江山如故,壮志未酬,陆游不胜怅惘,作了一首《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话别》词: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樽。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 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 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书圣书鹤铭 画怪画修竹
定慧寺东,有宝墨轩。轩的四壁嵌了二百六十多块从南朝到清代的古碑,其中最著名的为被誉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这是一篇哀悼仙鹤的散文,原刻于西边山岩上,因山岩崩塌,坠入江中。北宋时张坚搜得一石,南宋时马子严又访得四石,后都湮没水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镇江知府陈鹏年组织人力从水中捞出五石,后粘合嵌于壁中,并建亭保护,现连同几个残块共有字八十九个。笔势潇洒,点划飞动,是隶书向楷书转化的代表作。碑上署名“华阳真逸撰”、“上皇樵山书”,其真实姓名众说纷云。宋人黄睿考证此铭为南朝齐梁时代人陶弘景所写,也有人说是唐代王瓒或顾况所作,但比较有倾向性的说法是出自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笔。
相传一年春天,王羲之路过焦山,在一座小庵里看到一对仙鹤。只见一只仙鹤突然展翅飞向空中,另一只也直冲云霄,两只仙鹤一上一下,盘旋起舞。王羲之看呆了,手指随仙鹤的舞姿不停地划动,嘴里还说:“要是写字也这样灵活,就好了。”当家和尚见王羲之这样喜欢仙鹤,答应卖给他。双方商定等王羲之办完事回来带走。谁知王羲之再来时,雄鹤病死,雌鹤亦殉情而死。王羲之非常难过,回去后,就写了《瘗鹤铭》。铭文共一百多字,表达了王羲之对这对仙鹤的思念。书法真是神来之笔,近看字字笔势开张,远看如百余仙鹤展翅飞舞。王羲之写成后,勒石于崖壁,后石碑受到雷击,掉进大江。又过了许多年,有一年冬季水落,这块碑竟露出头来,但碑上字迹模糊;难以辨认。看碑的人叹息不已,叫它“无字碑”。谁知,一个雷雨之夜,奇迹发生了,远处飞来一群仙鹤,停在无字碑上,渐渐地不见了。第二天,无字碑上不仅有了字,而且个个清晰,神采飞扬。人们传说,这群仙鹤每天太阳升时飞到碑上变成字,太阳落时又飞走了。
《瘗鹤铭》碑的确是一件书法艺术的珍品,历代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赞为“世以其难得,尤以为奇”。当时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黄庭坚推崇“瘗鹤铭者,大字之祖也”。清代书法家翁方纲认为《瘗鹤铭》将“六朝诸家之神气悉举而淹贯之,又无论米黄之下矣”。
焦山留下书法家的手迹,也留下画家的足迹。在吸江楼西的竹林之中,有小斋三间,门板上刻有“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对联。这里就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读书处。他在这里读了一年书,也绘了不少修竹幽兰。相传,他每天除了读书以外,还庵前庵后看看江景,逛逛竹林,心里有了体会,就摊开宣纸,挥笔画竹石。他画的墨竹疏枝密叶,清瘦秀挺,再配上清奇古怪的石头,见者无不叫绝。郑板桥的名声很快传开了,一些官商听说,就自带宣纸要各个小庵和尚引见,请郑板桥画竹题款。因有和尚引见,郑板桥不好意思拒绝,随便画几笔打发他们走。日子久了,郑板桥住的别峰庵穷和尚不但得不到分文,还得贴茶贴水,郑板桥也累得喘不过气来。他便在门上贴大纸一幅,上写:“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他话旧论交情,只当秋风过耳边。”从此,无钱不画。
焦山上,还有北宋书画家米芾所书的“城市山林”碑刻,以及苏东坡石刻画像,都值得一看。

上一篇:文萃之邦

下一篇:吴医荟萃


山水 山水文化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