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江苏淮阴码头古镇,为汉代名将韩信故里。一条旧巷内,有淮阴侯庙,庙门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十个苍劲古朴的汉隶,浓缩了韩信的一生。“生死一知己”指既为伯乐又为刽子手的萧何,“存亡两妇人”指施食救命的漂母和杀害韩信的汉高祖皇后吕雉。韩信一生,历尽曲折,宛若传奇,留下了许多故事。
漂母岸与胯下桥
据《史记》等载,韩信父母早亡,“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饭,人多厌之者”。无奈他只得钓鱼为生。一天,韩信一大早就到河边垂下钩子,可是到了中午,连条小鱼也没钓着。河边一位老妇——漂母见韩信饿得直不起腰来,便把他带到家里吃饭,一连几十天。“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日后韩信成为熟知六韬三略、胸藏百万兵甲的一代将才,大半得于漂母的激励。漂母病逝后,韩信异常悲痛,命十万大军每人抓一把土洒在漂母墓上,墓一夕之间陡增10余丈。今漂母墓依然存于码头古镇,高22米,周长178米,可谓劳动妇女所得的最大陵墓了。昔日漂母浣衣处,今称漂母岸;韩信钓鱼处,称“韩信钓台”。因一说韩信故里为江苏淮安,故淮安也有这些遗迹。
韩信落魄之时,“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熟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后来韩信大功告成,封王还乡,找来当年使自己蒙受胯下之辱的少年。那人吓得魂不附体,一见韩信就跪地求饶,韩信朗声大笑道:“起来吧!我喜欢你这个人,是因为你促成了我的成就!你有点武艺,就命你为楚国捕盗的中尉吧!”从此,漂母岸附近的“胯下桥”就横亘青史。今码头镇“胯下桥”为一小小砖桥,由于淮阴历史上多洪水,桥已不是汉桥,何年所建,也无从查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一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列强相争、逐鹿中原之际,韩信已从落魄少年,变成文武双全的奇男子。他审时度势,投奔项羽麾下,这位力能拔山的英雄不识英才,只让他当了一名执戟郎。韩信毅然离开项营,转投汉王刘邦,岂知泗水亭长竟忘了自己也是草莽出身,瞧不起出身低微的韩信,只给他一个小官,丝毫不能施展将才。这时,韩信结识了刘邦重要谋臣萧何,韩信的雄才大略使萧何倾倒,几次向汉王推荐,均遭拒绝。韩信愤而出走。萧何闻讯连夜追赶。新月半钩,夜色苍茫,一个是血气方刚,一个是爱才心切,一出“萧何月下追韩信”感动了多少才子,多少伯乐!汉王终于在萧何劝说下重用韩信,筑坛拜将,韩信才得以施展抱负,以后才有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袭取三秦的成功首战;“临晋设疑,夏阳偷渡”,避实击虚的破魏奇谋;“壅沙决水,半渡而击”,大破齐楚联军的诱敌妙计,才有了汉王刘邦夺取天下的成功。
垓下之战,作为各路汉军主帅的韩信,布下十面埋伏,将十万楚军层层包围,尽管楚军突围困难,但勇冠当世的项羽和他的八千江东子弟兵仍然锐不可挡。韩信想到借用天意来涣散楚军军心。天意如何传达呢?韩信想起小时候玩过的风筝。好,扎个载人的!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奇迹出现了:项羽中军帐上空不时传来清晰的话语:“项羽,你虽英雄一世,但不合为帝,如今你气数己尽,快上天归位吧!”楚军闻听,纷纷逃亡,项羽也只得无可奈何地作别虞姬,在乌江自刎。从此风筝风靡韩信家乡,过去码头镇的风筝会还远近闻名呢。
韩信功高盖世,终不为高祖、吕后所容。明正德年间进士骆用卿一首被推为“淮阴庙绝唱”的《题韩信庙》总结了韩信的一生:
逐鹿中原汉力微,登坛频蹙楚军威。足当蹑后犹分土,心已猜时尚解衣。毕竟封侯符蒯彻,几曾握手到陈豨?英雄漫洒荒山泪,秋草长陵久落晖。

诗中提到了韩信与刘邦之间几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韩信灭齐王田广,让使者带信给刘邦,说为安定局面,他拟自称“假齐王”(代齐王)。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于荥阳,见信大怒,张良、陈平暗中踩刘邦的脚,刘邦才改口说:“大丈夫定诸侯,就是真王,为什么要称假王!”于是派张良封韩信为齐王。韩信日后被杀的祸根也许就此种下。刘邦对韩信心存猜忌,表面上仍有“解衣推食”之恩,使韩信不忍叛汉,终于被杀。韩信死后,淮阴、淮安两地都曾建庙,淮阴称淮阴侯庙,淮安称韩侯祠。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为其鸣不平,作《淮阴侯庙》曰:“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宝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相传韩信被灭族时,萧何将韩信幼子改姓“韦”托于南海相赵佗。今广西壮族中韦姓者,即为韩信后代。

上一篇:“白相”城隍庙

下一篇:点春有豫园


山水 山水文化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