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一五二、品藻
斟酌品评 然后品藻玄黄,摛振金玉。 ( 《附会》) 其品藻流别,有条理焉。 ( 《才略》) 按《汉书·扬雄传》: “爰及名将尊卑之条,称述品藻。” 颜师古注: “品藻者,定其差品及文质。” 又《颜氏家
斟酌品评 然后品藻玄黄,摛振金玉。 ( 《附会》) 其品藻流别,有条理焉。 ( 《才略》) 按《汉书·扬雄传》: “爰及名将尊卑之条,称述品藻。” 颜师古注: “品藻者,定其差品及文质。” 又《颜氏家
1. 极点 此圣人之殊致,表里之异体者也。 ( 《宗经》) 王褒构采,以密巧为致。 ( 《才略》) 按《礼·礼器》: “有放而不致也。” 疏: “致,极也。” 致是极点。 2. 意态、情趣、韵味 苑囿
效法 多略汉篇,师范宋集。 ( 《通变》) 史论序注,则师范于核要。 ( 《定势》) 按《后汉书·杨赐传》: “师范之功,昭于内外。” 师范犹模范,刘勰用作动词,是效法的意思。
言辞诡伪 战代枝诈,攻奇饰说。 ( 《养气》) (元作枝,冈本作技,现通行本从改。实作技无理,不改。见附录 《校注辨正》。) 温王郤庾,辞多枝杂。 ( 《诔碑》) 故其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 《论说
概括、推理 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 ( 《原道》) 夫诠序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 ( 《序志》) 按《周易·系辞上》: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正义: “弥谓弥缝
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 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 ( 《议对》) 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 ( 《通变》) 按《易·系辞上》: “通变之谓事。”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
文章结尾的馀味 乱以理篇,写送文势。 ( 《诠赋》) (梅本作迭写文栔,依唐写本改。) 克终底绩,寄深写送。 ( 《附会》) 按“写送”是晋宋时文家常语。《晋书·文苑传》、《袁宏传》及《世说新语·文学
融合变化 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辐辏相成。 ( 《体性》) 物色尽而情有馀者,晓会通也。 ( 《物色》) 按《易·系辞上》: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正义: “既知万
文饰 辩雕万物,智周宇宙。 ( 《诸子》) 藻饰以辩雕。 ( 《情采》) 按《庄子·天道》: “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 疏: “宏辩如流,雕饰万物。” 辩雕是用
继承和革新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 ( 《明诗》) 参伍因革,通变之数耳。 ( 《通变》) 按《论语·为政》: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因,沿袭。《易·革》,“象曰: 泽中有火,革。” 孔颖达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