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唐诗


唐诗选集。6卷。又名《唐三体诗》。其注本又称为《唐诗说》《碛沙唐诗》。宋周弼编纂。其中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五言律诗各2卷,故称“三体”。每体之下,又分为格。七绝分7格,即:实接、虚接、用事、前对、后对、拗体、侧体:七律分6格,即,四实、四虚、前虚后实、前实后虚、结句、咏物;五律分7格,前4格与七律相同,后3格是:一意、起句,结句。卷前有编者所撰《选例》,对各格加以说明,如“实接”,“截句之法,大抵第三句为主,以实事寓意,接处转换有力,若断而续,涵蓄不尽之趣。”又如“咏物”:“唐末争尚此体。不拘所咏,别入外意,而不失摹写之巧,有足喜者。”

《三体唐诗》的编选,反映了宋末诗人宗尚晚唐、喜作近体的风气。《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说:“盖当日江湖派中,递相授受,有此规程,今亦存备一说。”此书实际上是讲3种近体诗的作法的。针对这一点,后人或抑或扬,评价不一。如宋人范晞文认为它“不为无补后学”(《对床夜语》卷2),《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它“盖以救江湖末派油腔滑调之弊”。而元人方回则说:“三体法,专为四韵五七言小律诗设,以为有一诗之法,有句之法,有一字之法。止于此三法,而江湖无诗人矣”(《唐三体诗序》,见瞿佑《归田诗话》卷上)明人胡应麟说它“牵合支离”(《诗薮》外编卷4),清人潘德舆说它“局小识短不足言”(《养一斋诗话》卷3)。明人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一方面肯定它在唐诗选本中仅次于杨士弘的《唐音》,又不满意它的“分体于细碎”。此书有元代僧人圆至的注本,其注本又称《唐诗说》。注成后,长洲陈湖碛沙寺僧魁天纪曾刻置寺中, 方回为之作序,所以吴人又称它《碛沙唐诗》。《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圆至的注“疏陋殊甚”。此后又有清人高士奇的评释本。

上一篇:三次遗嘱

下一篇:三报恩


文学辞典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