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京子弟书寻声


子弟书因首创于满族八旗子弟故名。清初,大批八旗子弟戍守边关,常利用当时流行的俗曲和满族萨满教的巫歌,配以八角鼓击节,编配演唱,借以抒发怀乡思归之情,或反映军中时事以为娱乐。乾隆初年,传入北京八旗子弟中。他们以此种曲调为基础,参照民间鼓词形式,创造出一种以七言为体,没有说白,以讲述故事为主的书段。演唱时仍以八解鼓击节,用大三弦伴奏。此时始正式定名为“子弟书”,又名“清音子弟书”。所谓“清音”主要是指“坐唱”而言,不是不用乐器的“干唱”。它的歌声与三弦伴奏浑然一体,行腔时断时续,在断腔时三弦仍在弹奏间奏性的音乐。当时子弟书的作者与演唱者以满族子弟为主。嘉庆年间传入民间,开始产生了职业艺人。
京都子弟书的语词雅驯,声调和缓。初时在北京地区流传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东城调音节类似高腔,音调正大浑涵,慷慨激昂,有“大江东去”之遗响,适于表演雄健壮阔的历史故事。西城调音调近似昆曲,曲调低缓萦纡,缠绵悱恻,善于歌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般委婉绮丽的爱情故事,在士大夫中颇流行。后来在道光、咸丰年间又出现了南城调和北城调两个支派,以其曲调流畅、节拍较快,受到民间的喜爱。嘉庆年间,东城调被遣送回籍的清室人员带回东北,在盛京(沈阳)也曾兴盛一时,又与东北地方民间音调融合,孕育了东北大鼓的产生。西城调也于此前后传入天津,引起一些知识界人士的兴趣,参与了创作和演唱,并出现了专业艺人的演唱。在流传中又逐渐与天津的地方曲调融合而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天津卫子弟书”。
子弟书在清代从乾隆至光绪兴盛了一百多年,出现了大批作家与作品,仅以京子弟书来说,据记载,公私收藏有四百余种。著名作者中早期有罗松窗,嗣后有奕赓(署名鹤侣氏),晚期有韩小窗等。
由于子弟书音调偏于低徊,节奏缓慢,字少腔多,音乐结构复杂,难学难唱,至光绪末年即衰落下来。但其对后来各种鼓书等说唱艺术的发展却有着至为深远的影响。如梅花大鼓、京韵大鼓、梨花大鼓、东北大鼓以及单弦等曲种,都吸收了大量子弟书的作品为脚本,曲调上也保留着子弟书的余韵。如单弦就吸收了西城调艺人石玉昆的部分唱腔,称为“石韵书”。“南城调”与“北城调”等也被吸收为其常用曲牌。遗憾的是当时子弟书的音乐则已失传,成为绝响。
1982年戏曲音乐家刘吉典曾将他珍藏的天津卫子弟书的三首诗篇整理出来公诸于世,为在音乐上失传已久的“京子弟书”西城调声腔的基本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但京子弟书音乐的本来面貌仍被埋在历史的墓葬中,急待后人予以发掘。果能得其本来面貌,将对我国说唱音乐发展史的研究与曲艺音乐的创作提供宝贵的资料与借鉴。


上一篇:化学大师莫瓦桑受骗

下一篇:坏脾气的球王麦肯罗


艺术 艺术与生活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