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秦妇吟》,诗人伤心事
《秦妇吟》是晚唐著名诗人韦庄所作的长篇叙事诗。是他的得意之作,却也是他的一块心病。
这首诗以唐都长安为中心,以一贵家姬妾秦妇的亲身经历为线索,叙写了广明元年(880)十二月到中和三年(883)三月这段时间内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封建统治者在起义军的进攻下,仓皇失措,狼狈出逃;黄巢起义军攻破并占领长安;唐军的反攻及其失败;长安城的被封锁及它在兵变中所遭受的创伤;今昔盛衰的对比以及秦妇逃出长安后于途中所见到的村庄破落荒残的景象。诗人以纡徐委婉的笔触,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又一幅波澜起伏的历史画卷。艺术风格上,这首诗辞清句丽,同时还洋溢着民间文学的气息,把白居易“长庆体”的语言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韦庄因此诗成名,时人称“秦妇吟秀才”。但他的《浣花集》及后人编辑的《全唐诗》均未载此诗。原因是为了避讳。近代学者论证说,韦庄后来成了蜀相,而蜀主王建本是无赖出身,人称“贼王八”。王建所赖以发迹的忠武军,又曾一度归降黄巢起义军。嗣后,忠武军倒戈,成了官军,王建及其部下又攻城剽村,抢掠百姓,无所不为。正因为王建及其重臣与《秦妇吟》诗中所咒骂的农民起义军、残害百姓的官军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所以韦庄为了保命、保官,才不得不删去这一成名之作,尽管伤心,但总算也丢掉了一块心病。
然而对于文学而言,这却是一桩遗憾,因为由于韦庄对《秦妇吟》一诗讳莫如深,竟致使此诗长期难于流传中土。鸦片战争后,敦煌宝库被盗,《秦妇吟》天复五年张龟抄本成了英伦博物馆的藏书;(梁)贞明五年安友盛抄本则入了巴黎国民图书馆。后经王国维的努力和日本狩野博士、法国伯希和教授的帮助,转录了《秦妇吟》,国人始得再睹此诗。
上一篇: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下一篇:后人忘记了达芬奇的劝告
苏联人才外流日趋严重
印度公务员考试试卷泄露事件
标准化考试受怀疑
顾此失彼,课程改革遭失败
日本儿童的“成人病”
发达国家面临科技人才不足
农村学校作用大条件差
“升学易”终成祸患
世界上最娇生惯养的孩子
莫斯科中学生“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