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与占星术
开普勒(1571—1630)是德国天文学家,他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测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在天文学上的贡献还有恒星星表的编制和大气折射的计算等。
1601年,开普勒出版了《天文学更可靠的基础》一书,对占星术提出了质疑。随后,开普勒被聘为皇帝的数学家,其重要任务是为皇帝及其周围的人占相卜命,推测未来。掐算凶吉祸福,指点迷津。为了满足皇帝这种荒唐无稽、愚昧可笑的要求,开普勒研究了占星术,编制了大量的算命天宫图。占星术是以观察星辰运行预言人事祸福的一种方法,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毫无科学根据可言。作为一位天文学家,进行占星术的钻研是很可笑的,这与他的思想体系是矛盾的。但是,开普勒为了生计不得不违心地这样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宝贵时光。
开普勒曾嘲讽地将占星术比作天文学的“非法女儿”,以苦涩的口吻说:“上帝对每个动物都提供最低的生活手段,对天文学家上帝提供的是占星术”,他对占星术的研究虽是聊以谋生的手段,不得已而为之,但皇帝却对他表现得很吝啬,给他的薪俸少得可怜,而且还时常拖欠不给,微薄的收入不是以养活年迈的母亲和妻室儿女,他的家境十分贫寒,他死后,留下了有关占星术方面的手稿有800份。这段生活开普勒走了一段崎岖的弯路,对这位天文学家来说也是个悲剧。
现实生活中的人时常处在矛盾之中,有时也不得不做出一些违心的事。但是,如何跳出矛盾的圈子,理直气壮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上一篇:绝命书与永恒
下一篇:伽利略并非是一丝不苟的实验家
苏联人才外流日趋严重
印度公务员考试试卷泄露事件
标准化考试受怀疑
顾此失彼,课程改革遭失败
日本儿童的“成人病”
发达国家面临科技人才不足
农村学校作用大条件差
“升学易”终成祸患
世界上最娇生惯养的孩子
莫斯科中学生“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