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渤《留别隐山》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李渤《留别隐山》

李渤

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归。

惟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望两依依。

在《石钟山记》中,被苏轼讥笑为“陋者”的李渤,实际上是个博学多才的诗人。当时人称他为“李万卷”。这首《留别隐山》诗,就是他以御史中丞出任桂州 (今桂林) 刺史时,在一次游览了桂林名胜隐山之后,留下的一首感情深挚的作品。原诗题刻在隐山北牖洞口的东壁上。现在该石刻已不复存在了。

隐山,在桂林城西二里多处,本名盘龙岗。据说过去在它周围有一片宽阔的水面,人称为西湖。后来,西湖干涸了,盘龙岗却依然存在,只是由于林木掩隐而鲜为人知。到了唐敬宗宝历元年 (825),桂林一带风调雨顺,粮丰米足,身为刺史的李渤公暇无事,便邀集朋友“以泉石为娱,搜奇访异,独得兹山。” (唐·吴武陵等《隐山游记》) 于是,便派人凿石铺路,挖池架桥,筑置亭台,种植花木,把个长年荒芜的山岗装点得“可以游目,可以永日”。(《隐山游记》) 与此同时,李渤还给山上的六个岩洞分别称之为“朝阳洞”、“北牖洞”、“白雀洞”、“嘉莲洞”、“夕阳洞”和“南华洞”,为隐山的开发花费了心血,作出了贡献。所以,当他游览完这座为自己首开其胜的名山后,一种难舍难分的感情便油然而生了。《留别隐山》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中写出来的。

“如云不厌苍梧远”,诗一开首就直抒感情,而不摹景状物。这是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的写法。诗人把自己比作出岫的白云,将内心惓惓眷恋隐山,不情愿离去而又不得不离去的惜别之情和盘托了出来。这个“如云”句,是从《归藏》所言“有白云出自苍梧”的句子中生发出来的。诗人在这里不是要说“苍梧”本身,而是要借苍梧山来比喻隐山。指出自己这朵“白云”本来就是从“隐山” (李渤曾经长期隐居深山) 中生出来的,现在要飘然而去了,当然不会厌烦它的遥远。言下之意是,诗人既热爱自己亲手开发的隐山,也希望得到再次归隐的机会 (李渤是因为直谏而被贬到桂州任职的)。可是,现实已不允许诗人这样了。他既不能长久逗留在隐山,也不知何时才有重新归隐的日子。于是,“似雁逢春又北归”一句就自然而然地紧接上来了。诗人说我会象大雁归北那样,只要逢上春天又会飞回来的。如果说,上句是在写无可奈何的现实,那么这句就在写诚心祈望的将来。诗人认为,隐山就象自己的家,目前离开它只是偶然的现象,将来回归那才是必然的结果。所以,他似乎在安慰隐山,只要盼着将来,彼此就有再次相逢的机会。就这样,诗歌通过这种欲留不能,要去不舍的感情刻画,诗人那种依恋隐山的惜别之情,就生动深刻地表达出来了。在这两句诗里,诗人采用了将人情物化的比喻手法,利用事物信守某种条件或规律(如云从山出,春雁北归) 的固有特点,来表明自己热爱隐山的不变深情,确实有一唱三叹的效果。

在直接表达了自己对隐山的眷恋之情后,诗人又把笔锋轻轻一转,改从隐山和自己的角度,来进一步表述自己的依依长情:“惟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望两依依。”诗的意思是,难舍难分的决不是单单诗人自己,还有“水石清拔,幽然有真趣”(《隐山游记》) 的隐山也按奈不住惜别的感情,它也同诗人一样,年年望月寄情啊。望月寄情,是古人常用的表现手法,所谓“今夜月光来,正上相思台” (梁简文帝《望月诗》),“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等等,都是望月寄情的名句。现在,隐山同诗人分别之后,能够赖以表达彼此之间依依长情的东西,看来就只有那高照隐山清溪的明月了。这里,诗人通过隐山同自己可以年年对月相望、互寄深情的描写,似乎给自己找到了感情的某种解脱或宽慰。可是,仔细一想又会发现,这一描写却更增加了诗人对隐山的深切眷念,年年相望,年年思念,其中的深情就不言而喻了。在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一反前两句将人情物化的表现手法,而采用了将物体人化的创作手段,以大胆的想象把山川人格化,使之富有人的感情色彩,以此来把自己对隐山的惜别之情,提高到更深的地步。这,就是本诗匠心独运的地方。

至于诗人对隐山的惜别深情有没有寄寓他对桂林百姓的热爱?这个问题就有待我们的进一步发掘和体味了。



上一篇:范成大《石鼓山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下一篇:郦道元《碣石山注》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李渤 留别隐山
Copyright © 2002-2019 飞翔范文网 http://www.fhm8.cn 皖ICP备2020016292号-5
温馨提示:部分文章图片数据来源与网络,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251442993
热门搜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