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
汉代出现的察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方法。又称策试。汉文帝曾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亲自加以策试,其时参加对策的人百余。察举对策制度自此而成立。所谓对策,就是把事先准备好的题目书写在简册上,使应举者作文章答对。策题一般以政事、经义等设问,答策者相当于“应诏陈政”,发表政见。皇帝常常亲自主持策问并阅读策文,因此,对策兼有征询政见与考核才识的双重意义。汉代对策之法一般用于特科察举。如晁错、董仲舒、公孙弘等名臣,都是通过对策显示了才识而得到皇帝的赏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对汉代政治曾产生重大影响。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所接受,从此,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地位。答策出色者,可评为“第一”或“高第”。参加对策的人一般都能得到任用,拜为中大夫、谏大夫、议郎、郎中、县令等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