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 ·大墙上蒿行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
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上有仓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何不恣意邀游,从君所喜?
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悲丽平壮观,白如积雪利如秋霜。駮犀标首, 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阳,苗山之铤,羊头之钢, 知名前代, 成自谓丽且美, 曾不如君剑良绮难忘。
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既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之章甫,齐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
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酌桂酒,脍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卮,为我行觞。
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大墙上蒿行》是属乐府 《相和歌·瑟调曲》,古辞已佚。这是一首劝隐士出仕的诗。诗中采用了铺陈夸张的手法,极言服饰的美丽,宫室、女乐、酒食的精妙及其为官生活的快乐。以此来劝导隐居者出仕,这是曹丕的一首很有代表性的杂言诗,对后代诗人有很大的影响。
全诗一共分六章写成。首章言时光迅疾,不可隐居困守。开篇从四时草木荣衰写起。春天大地复苏,草木滋荣繁茂,然而随着秋风的刮起,各种花草树木也就纷纷飘落,只剩下孤伶伶的茎干。诗人以春去秋来,草木枯荣表明时间的迅疾。于是,很自然地转入诗的主题:“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四时迅速更替,时光不待人,现在我隐居困守为了什么呢?为了进一步叙说“四时舍我驱驰”,诗人以 “忽如飞鸟栖枯枝”比喻人生居天地之短促。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感叹中,诗人劝诱隐士不要隐居过节俭的生活了,应该及时行乐。这一章是总述,为下面分章铺陈服饰、宝剑、冠、女乐、酒食等做了铺垫。
第二章写服饰、车马。“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二句,即为“何不适君身体所服”、“何恣君口腹所尝”。适合你身体的衣服,为什么不尽量去穿?适合你吃的好东西,为什么不尽量去品尝? “君”和诗中的“我”都是指一个人。这两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铺写:“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貂鼲,都是动物名,均产在我国东北,皮毛极为珍贵。绮罗,指夏天所穿的凉快、名贵之丝织品。冬天穿上温暖的貂鼲皮衣,夏天穿上轻薄凉爽的绮罗,该是十分舒适的了。接下来的四句则是采用问中有答的方式,进一步申述了不要自寻苦吃,应当在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的思想。仰视苍天,践踏蠕蠕大地,人居天地间是短促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纵情游乐,任从你的喜好?这里,诗人毫不掩饰地把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思想表达了出来。
第三章,铺陈所佩宝剑的锋利壮观。“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昂”二句,描绘出了宝剑在身上起伏摇晃的情状。然后很巧妙地转到对宝剑形状的描写上:“悲丽平壮观,白如积雪利秋霜。”这是对所佩宝剑总的概括。它漂亮、端正而壮观,白得如积雪,锋利如秋霜。这怎能不令人赞美!接下来写剑柄之美:“駮犀标首,玉琢中央。”“首”是指剑柄的头。“中央”指剑柄的正中。用駮和犀牛的角做剑柄的头,用美玉装饰剑柄的中央。仅仅八个字,便把剑柄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写宝剑功用非凡:“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这把宝剑,帝王佩带它,能够辟除祸患,指挥左右大臣,给国家带来安乐幸福。接下来的九句历举古代名剑做比较。这里有吴国的辟闾剑、越国的步光剑、楚国的龙泉剑、韩国的墨阳剑、苗山出的铜铁,还有白羊子刀。这些古代著名的宝剑,都自称是最美好的,然而这些精美的宝剑,还是不能和这把宝剑相比。辟闾,是春秋时著名铸剑工匠欧冶子为吴王阖闾所铸。步光,此剑乃越王勾践所佩。龙泉,此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位著名工匠合铸的剑。“泉”,本作 “渊”,唐人人因避李渊讳而改“渊”为“泉”。墨阳,韩国地名,因其地产剑,故用作剑名。苗山,乃楚国山名。《淮南子·修务训》: “苗山之铤,羊头之销。”高诱注曰: “苗山,楚山,利金所出。羊头之销,白羊子刀也。”诗人极力铺陈古代名剑,都是为了衬托这把宝剑之精美。这一章对宝剑从总体到局部的赞美,从功用及其与古代名剑比较的铺叙,极为生动。正如清人陈祚明所说:“无端写宝剑一段,文情横姿。” ( 《采菽堂古诗选》)
第四章写冠之美。“冠青云之崔嵬”一句形容冠之高。这句化用了屈原《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的句子,是说戴着高耸直达云天的帽子。这里,诗人显然是极度夸张。“纤罗为缨,饰以翠翰”二句,是写冠的装饰。这个高冠是用纤细的绮罗做缨带,用翡翠鸟和锦鸡的羽毛做装饰。绮罗是精美的丝织品。翡翠鸟和锦鸡的羽毛是非常漂亮的;绮罗为缨带以翡翠鸟和锦鸡的羽毛做装饰,帽子显得既美观又轻巧。这四句总写冠之美,接着写此美冠的功用。“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它可以用来装饰你的仪表容貌,使你俯仰都能充满着光辉。其中“垂”字运用得很精妙,形象地写出了戴冠之后光彩照人之美。最后四句写古之名冠都赶不上这顶美冠。古代宋国的章甫,齐国的高冠,都是当时之名冠。《礼记》上记载:“孔张居宋,冠章甫之冠。”高冠,即高山冠,齐国冠名。这些亦自称很美了,但和你的冠相比,又有什么值得可看的呢?这段对美冠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无以复加了。
第五章写居室、女乐、饮食之美。开头四句: “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这是写居室之美。推开大门,坐在华美的殿堂上,这里风尘不起,清凉无比。“金铺”、“玉堂”,写居处之华美; “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写环境之怡静、淡雅。接着的六句是写音乐之美:“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桓瑟,指齐国的瑟。赵倡,赵国的倡女。赵国的都城邯郸多出女乐。奏着齐国的琴瑟,赵国的倡女翩翩起舞。歌女轻声歌唱,声调和谐,感人肺腑,优美动人。诗人把著名的 “齐瑟”、“赵倡”、“歌女”写入诗篇,来突现音乐之美,最后五句写饮食之美:“酌桂酒,脍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巵,为我行觞。”“酌”,即斟酒。“脍”,细切的鱼肉。“鲂”,鳊鱼。“巵”,古代盛酒器皿。喝的是桂花酒,吃的是细切的鲤鱼和鲂鱼,足见饮食之丰美。此时,又有美人相会,并上前举起玉杯,与之敬酒。这一章从居处、音乐、饮食依次写起,内容详赡,淋漓之极而又跌宕生姿。
最后一章共七句,前三句写不要忘了今天的快乐,而这样的欢乐还没有尽兴,应该更尽情地享受,尽情地欢乐。“为乐常苦迟”以下,是“一篇正意”,与第一章相回应,写岁月飞逝,时间短暂,要及时行乐,决不能“隐约”、“自苦”,使心里悲伤。收尾利落,仅数语结之,避免了散漫繁冗之弊病。
以上六章,比较详尽地表达了诗人劝诱隐居者出山应及时行乐的思想。为了达到劝诱的目的,诗人极力渲染宝剑的锋利,服饰的华美,以及宫室、女乐、酒食的精致和做官生活的快乐。并紧紧抓住人生短促进行铺陈,反衬出诗人贪图安逸的贵公子生活。
这首诗写得饶有特色。首先,诗人采用了汉赋的铺陈手法。全诗共六章,除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外,中间四章,历叙衣服、佩剑、冠、居室、音乐、饮食之美。写服饰则貂鼲绮罗,舒适无比;写佩剑则雪白光亮,功用非凡;写冠则崔嵬美观,戴之仪表生辉等等,淋漓铺叙,形成了诗篇壮阔的气势,“情极畅,词极雅”,使诗篇显得文势飞舞生动。
其次,善于用比喻、夸张、对比、衬托的方法。如把人活在世上时间之短促,比喻成“飞鸟栖枯枝”;把剑比喻成“白如积雪利秋霜”,等等。又如把冠之高形容为直达“青云”;把音乐之美形容为“荡气回肠”等等。这些都是极度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用得更为突出。如用古代名剑与诗中“我”所佩之剑进行对比,用以衬托“我”剑之美; 用古之名冠和“我”所戴之冠对比,衬托“我”冠之美等等。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都增加了诗篇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在体裁上,这是一篇杂言诗,开创了杂言诗长句长篇的先例,对后世影响很大。正如清人王夫之所云:“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遂为乐府狮象。”(《古诗评选》)虽为杂言诗,但章法严密,结构紧凑,描写次第有序,没有散漫繁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