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摇船水里歇,水里摇船能得几个大铜钱?

六月晒得泥鳅黑,十二月冻得紫蝴蝶。

水里摇船水里歇,水里摇船能得几个大铜钱?

穿身破衣千个穷心结,头上戴个井栏圈。

伸脚伸去到灶前,缩脚缩在下巴前。

水里摇船水里歇,水里摇船能得几个大铜钱?

绿汪汪水当褥子,丝草蓑衣盖身体。

万台眼浪当枕头,芦扉眼里望青天。

——蒲泉、群明《明清民歌选·万曲选锦》

这是一首清朝末年流行于浙江的民歌,反映了江南船民的穷苦生活状况。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开头都以“水里摇船水里歇,水里摇船能得几个大铜钱”起句,对他们艰苦的水上劳动生涯“能得几个大铜钱”发出深沉的发问。其实,这是不疑而问;更确切地说,这是强烈的反问、责问!摇船所得,能有几枚铜钱,是一清二楚的事,不需要问;他们要问的是:日夜辛劳,为什么只能得这么几个大铜钱?这几个大铜钱又怎么能养活得了一家老小?船民们对如此不合理的待遇极为不满。这一问,正“问”出了他们内心的愤慨,他们的不平!

这种每章开头都用相同语句表现的方法,是民歌传统中复叠手法的运用。所谓复叠,是指在诗歌中,将相同的语句(或章)重复使用。这是由于诗人对某一事物心中有着深切的感触,或受到某一强烈的刺激,忍不住要反反复复地诉说(参见程俊英《<诗经>漫话》),不这样反复咏歌,一唱三叹,不足以抒其情。因而,民歌中章句复叠的部分,往往就是这首民歌的情结的着眼点。民歌主要是以人民群众口头歌唱的方式来抒发其情的;相同语句的反复歌唱,不仅能调谐其“行歌互答”过程中的音乐节奏,更能有效地渲染诗歌的感情色彩,起到动人以情的艺术效应。为什么“猿鸣三声”方才能“泪沾裳”呢?这就是情感复叠所起的效应。

这首民歌正是在章首复叠造成的情结氛围统括之下,按章逐段,依次递进,层层铺开的。全诗主要从船民的生活环境中引物设譬,兼用夸张手法,生动而直观地描绘了船民生活的贫穷、困苦,读来催人泪下。无论是比喻,或是夸张,都很形象,具体,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厚,充分体现了民歌朴实生动的风格。第一章写他们终年风里来,浪里去,饱受风霜日晒煎熬,晒得泥鳅般黑,冻得蝴蝶般紫, “黑”“紫”两色,写尽了船民劳动条件的艰苦。第二章写他们穿的破衣褴衫,补钉千结,戴的帽子没有顶,就像个井栏圈,中间是空的,只剩下边沿一圈;天冷恨不得要把脚伸到灶前去取暖,睡觉时全身冷得缩成一团,膝盖紧抵下巴颏。船民的穷苦生活,被刻画得既形象,又真实。第三章,则将船民的生活状况和生活环境,水乳交融的糅合在一起。穷得没有褥子,只好把与船一板相隔的“绿汪汪水”来充当;没有被子,只能用“丝草蓑衣盖身体”,来挡挡水气。“万台眼浪”,是方言语音记实;是船民对一种浪花形状的习惯称呼。浪形类似枕头,所以才有此联想。 “芦扉眼里望青天”,写他们睡在船上所见,对他们受压抑的生活从整体上作了暗示。本来,水阔天空,可以“凭鱼跃”,可以“任鸟飞”。可是船民们只能侷促于船舱一隅,只能从“芦扉眼里”望无限青天之一角!他们被压迫,他们受剥削,他们只能这样不得自由舒展的过着“水里摇船水里歇”的痛苦生活。

它的结构形式,第一章与以后的两章明显的不相称,少了两句。一年十二个月中,仅举了六月、十二月为例,也不符合通常以“春”“秋”来统括一年的惯例。而且第二章中的“钱”“圈”“前”,和第三章中的“钱” “体” “天”,偶句大体合辙(“钱、圈、前、天”押韵,“体”元音韵母相同),故第一章也应在形式上与后两章保持一致。现在这样,很可能是在流传过程中脱落了两句,如果我们试将第一章补成:

“水里摇船水里歇,水里摇船能得几个大铜钱?

三月春荒饿肚瘪,六月晒得泥鳅黑,

九月秋雨湿透身,十二月冻得紫蝴蝶。”

这样,整首民歌,三章回环复沓,反复咏唱,不仅结构匀称,形式完整,内容也更丰富了。遗憾的是,这仅仅是我们的设想而已,失落的两句毕竟是难以补全了。所以,我们今天更有必要重视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保存其精华,以充实、丰富我们的文学宝库。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