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犯 苔梅》(王沂孙)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王沂孙
古婵娟,苍鬟素靥,盈盈瞰流水。断魂十里。叹绀缕飘零,难系离思。故山岁晚谁堪寄,琅玕聊自倚。漫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三花两蕊破蒙茸,依依似有恨,明珠轻委。云卧稳,蓝衣正、护春憔悴。罗浮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人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余香空翠被。
这是一首咏物词,以“苔梅”为题。苔梅即古梅。王沂孙的家乡会稽,古梅特盛。范成大《梅谱》说: “古梅会稽最多,四明、宜兴亦间有之。”又说“项里(在会稽)出古梅,老干奇怪,苔藓封枝,疏花点缀,夭矫如画。殊令人爱玩不忍舍。”词中“漫记我,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就是词人追忆他告别家乡的梅花、孤舟飘泊的往事。
苔梅以树干上遍布苔藓而得名,状貌甚古。此词首句入题,以“古婵娟”即美人为喻,显出苔梅的风华高古。同时,以“苍鬟”状苔,“素靥”状梅,两者结合在一起,“古婵娟”的容貌呼之欲出。“苍”、“素”为色,皆雅淡高洁,也切合古梅苍劲而又娟好的特点。“盈盈瞰流水”一句,是说苔梅生长水边,临水照影,顾盼生姿。同时,也以此与下文“绿蓑”、“孤舟”的临影场景相呼应。接着从断魂离思、写飘零流落的别后心情。“绀缕”为深青色的丝缕,指梅树上的苔丝。“故山岁晚”化用杜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诗意,用以衬托苔梅的高洁品性,还暗寓着乱世流离的感叹。“绿蓑冲雪,孤舟寒浪里”,写自己告别“故山”后在“雪”、“浪”里“孤舟”飘荡的情景,而从“冲雪”、“寒浪”的环境中,又暗示了一股寒气逼人的悲凉的时代气氛。
下片“三花两蕊”写老树疏花的状态,点缀于草木蒙茸之间,不免有自伤沉沦的“明珠轻委”之恨。“云卧”与上片的“故山”呼应,“蓝衣”因苔一名绿衣,此即指苔藓。“罗浮梦”至“乍起”,即借助神话传说中的梦境写对故乡苔梅的怀念,表现他梦寐萦怀的情思。陈廷焯说“三花两蕊”到“山中人乍起”句“笔意幽索,得屈宋遗意”(《白雨斋词话》卷二)。最后是说梅魂归去,梦醒后仅留下翠被余香,一腔无穷的惆怅哀怨,溢于言表。
王沂孙的咏物词,尤其在宋亡后,常借咏物以言志,都有寄托,不同于仅用以体物,只见工巧的一般命题唱和之作。陈廷焯说: “《词选》(张惠言)云‘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自是确论。读碧山词者,不得不兼时势而言之,亦是定理。或谓不宜附会穿凿,此特老生常谈,此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古人诗词,有不容穿凿者,有必须考镜者,明眼人自能辨之。”这首咏古梅词,不仅工巧地写出了梅态、梅影、梅神、梅恨,而且还隐含了故国故乡之思,为我们留下了想象研索的余地。
赋物能将人景情思一齐融入,最是碧山长处,由其心细笔灵,取径曲,布势远故也。(周济《宋四家词选》)
碧山《花犯》……笔意幽索,得屈、宋遗意。(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