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见睫注释、翻译和解说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①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②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杜子:楚臣姓杜者,一本作庄子。②愚:自谦之词。③庄嘺:战国时楚国农民起义领袖。【意译】楚庄王打算出兵攻打越国。杜子劝阻说:“您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庄王说:“越国的政治混乱,兵力薄弱。”杜子说:“我很担忧这件事。一个人的见识就像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但不能看见自己的睫毛。您的兵被秦国、晋国打败以后,丢失了几百里的地方,这就是兵力弱的表现。庄嘺在国内造反,而官吏不能够禁止,这就是政治混乱的表现。您的国家衰弱混乱并不亚于越国,而您还要去攻打越国,这样的见识就像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一样啊。”庄王于是不攻打越国了。【解说】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对外宇宙与内宇宙的了解构成了认识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活动既包括对外在的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包括着认识者本人的自身认识,在认识过程中,它们彼此互相依存,互为条件。如果仅仅只注意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与认识,而忽视对自身认识水平、思想修养的重视,那么,认识水平就只能限制在一个浅近的层次上面,而反之,如果只注意自身的修养、韬略,而缺乏对外在事物的积极进取精神,那么也只能纸上谈兵,一事无成。因而,只有做到对外宇宙与内宇宙的同步认识,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对外在事物的处理往往成为第一急务,因而,人们的认识常常偏向于对外宇宙的探讨,而经常忽视对自身的反思。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里就反映出人们对自身认识的忽视与难能可贵。在这篇寓言中,楚庄王对越国的情况掌握得非常详细,认为在越国政治混乱,兵力薄弱的时候乘机进攻,定能大获全胜。作为对越国的一种认识,楚庄王的分析不可谓不准确、适宜,但是问题在于,他在对越国进行着正确分析的同时,却忽视了对自己国内情况的了解与分析,因而,杜子及时清醒地劝阻庄王, 决不能在自己国内混乱不堪的时候就去进攻别国。从这则寓言中人们可以明白,对外在事物的认识往往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既要能看清别人, 也要能看清自己。【相关名言】天下无万能的人, 人贵有自知之明。
——邹韬奋
自我批评也是最严格的批评, 而且也是最有益的。
——苏联·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