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书法名作《王兴之夫妇墓志》鉴赏
《王兴之夫妇墓志》刻于晋成帝咸康七年(341),1965年1月,在南京燕子矶人台山出土。墓志为长方形,长37.3厘米,宽28.5厘米,厚1.1厘米,石质。出土时完好无缺,字口清晰。墓志的两面镌刻有文字...
书法名作《王珣伯远帖》鉴赏
王珣(350—401),字元琳,小字法护,为晋中书令王洽的长子,右军的侄儿。琅琊(今山东)临沂人。曾封东亭侯,累官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尚书令等,死后谥献穆。承袭家学,精通经史,尤以词翰闻名,书名不及其...
书法名作《贝义渊萧憺碑》鉴赏
《贝义渊萧憺碑》又名《始兴忠武王碑》、《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碑铭》。萧憺(478—522)为梁武帝第十一弟。梁普通三年(522)卒于抚军将军、元府仪同三司、领军将军职位上。普通四年(523)立碑,墓前现...
书法名作《王献之洛神赋》鉴赏
王献之是一位伟大的书法家,兼精诸体,尤工行草,富有创新变革精神。“天资既纵,家范有方,入门不必旁求,风气直当专尚。” (孙过庭语) “幼学父书,次习于张(芝),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 (唐张怀瓘《书...
书法名作《优填王造像记》鉴赏
又称《造优填王记》,为《龙门二十品》之一。未刻年月,清方若《校碑随笔》断定此刻为唐刻,拟以《马振拜造像》换易之。我们细品味一下,同北朝不少优秀碑版书法作品及龙门其他一些北朝造像题记相比较,《优填王造像...
书法名作《王献之中秋帖》鉴赏
“书圣”王羲之最大的贡献,即是变旧体章草为今草,使草书脱去了章法的波挑。王献之承继家学,但他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书家,在他看来,王羲之虽改章草为连贯的、放纵的今草,但还未能进到一种畅达如流的境地,于是...
书法名作《陶弘景井栏铭文》鉴赏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我国著名的道家、医学家及书法家。齐、梁时隐居句曲山(江苏句容茅山),号华阳隐居。梁武帝早年与之游,称帝后曾多次邀请他入朝辅政,均被婉言辞绝。...
书法名作《王献之鸭头丸帖》鉴赏
《鸭头丸帖》,《宣和书谱》已有著录,定为王献之书。其后宋高宗认为是王羲之书。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敕赐此帖与柯九思。柯细辨后,认为虽似羲之书,但实为献之书。真迹现存上海博物馆。 该帖行草书二行,文...
书法名作《魏灵藏造像记》鉴赏
此品全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题记》,是《龙门二十品》中突出者之一,故又被列入《龙门四品》之中。此记现存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内,石高73厘米,宽39厘米,楷书10行,行23字。无书刻年月,其书法风格与《杨大...
书法名作《瘗鹤铭》鉴赏
《瘗鹤铭》,摩崖刻石,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无年月可考。世传为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所刻。其石旧在镇江焦山西麓之石壁,中唐以后始有著录。北宋时,长江水位增高,春夏水涨时其刻几乎淹没,秋冬水落方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末页 共 10页100条
养生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知识 初三作文 初中年级单元作文 小学作文大全 初中作文 初中写人作文 初中分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