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书法名作《鲜于璜碑》鉴赏
《鲜于璜碑》立于东汉延熹八(165),碑呈圭形,高242厘米,宽81—83厘米。碑额刻有阳文篆字“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10字,碑阳和碑阴均为汉隶书。碑阳16行,每行35字; 碑阴15行,每行25字,...
书法名作《礼器碑》鉴赏
《礼器碑》原是为记述鲁相韩敕于永寿二年(156)修饰孔庙、制造礼器而立的,所以又名《韩敕碑》或《韩明府修孔庙碑》,全称《汉鲁相敕韩造孔庙礼器碑》。全碑不设碑额,碑上文字除正面外,还在碑阴和二侧分别刻上...
书法名作《曹全碑》鉴赏
《曹全碑》,明代万历初年在陕西郃阳县旧莘城里村出土,全称《郃阳令曹全碑》。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19行,每行45字,全文共849字,建于东汉中平二年(185 ),是王敞等人为郃县令曹全纪功颂德...
书法名作《乙碤碑》鉴赏
《乙瑛碑》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百石卒史碑》。从碑名中我们可以得知,此碑是专为记载鲁相乙瑛请在曲阜孔庙设置百石卒史以执掌祭祀之礼而刻的,其时正值东汉永兴元年(153)六月。原碑今存山东曲阜孔庙内。 从书...
书法名作《石门颂》鉴赏
《石门颂》亦称《杨孟文颂》,是东汉建和二年(148)刻于陕西褒城褒谷石门西壁的摩崖,汉中太守王升撰文。高261厘米,宽205厘米,22行,行30字或31字不等;题额高54厘米,宽35厘米,额题“故司隶...
书法名作《汉石经》鉴赏
《汉石经》受诏校书于东汉熹平四年(175 ),刻石完成于光和六年(183),以创始年名,故又称《熹平石经》。碑立于洛阳城南开阳门外太学讲堂东侧。因史籍误载立于鸿都门学,故又误称《鸿都石经》;这是官方校...
书法名作《王舍人碑》鉴赏
《王舍人碑》为近十年中发现的东汉碑刻。1982年12月以郑道昭天柱山摩崖刻石而闻名于世的山东平度县,兴修水利时,在侯家村西的汉墓葬区中,挖出了这块《王舍人碑》。它的出土很快引起了书法界的注目。 碑首篆...
书法名作《嵩山三阙》鉴赏
汉嵩山三阙铭,简称《汉三阙》,在河南登封。 《泰室石阙铭》,隶书,27行,行九字,勒行竖线,书法端庄方正,古朴少波法,给人以凝重稳健的感觉。有额,篆书阳文九字,“中岳太室阳城”六字可读,馀三字已剥蚀不...
书法名作《郙阁颂》鉴赏
《郙阁颂》全称《李翕析里桥郙阁颂》,在东汉摩崖石刻中,与《西狭颂》和《石门颂》合称为”三颂”。它刻于东汉灵帝建宁五年(172),石刻在陕西略阳县,乃为颂扬太守李翕治理通道的功绩而勒。 《郙阁颂》单字结...
书法名作《钟繇荐季直表》鉴赏
钟繇传世法帖中,唯《荐季直表》有墨迹本流传。此帖为卷装,字心横40厘米,高18厘米。内容是钟繇向魏文帝曹丕荐举关内侯季直的奏章,写于黄初二年(221 ),字里行间充满了这位耿直老臣对魏主的一片忠心。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末页 共 10页100条
养生小常识 养生小知识 养生知识 健康养生知识 初三作文 初中年级单元作文 小学作文大全 初中作文 初中写人作文 初中分类作文